-
. z.
小学数学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案
学期备课
一 、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1、进一步了解乘除法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全部乘法口诀,能熟练地计算表乘除法。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比拟熟练地进展计算。
2、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和万,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学会比拟数的大小,掌握万以的数位顺序,能比拟熟练地读、写万以的数。
3、掌握加法的笔算法则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比拟熟练地进展万以的加法笔算和百以的加法口算。掌握用调换加数位置验算加法的方法,初步具有验算的习惯。
4、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厘米、毫米和质量单位克,掌握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学会简单的转化。直观认识直线和线段,会量线段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
. z.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历,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但凡课本上的有的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展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以学生经历为根底,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4、要多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
5、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容许用题的能力,还要 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进展直观教学,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加强培优补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开展。
9、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制困难的精神。
教学进度安排
共计60课时,各单元课时安排如下:
-
. z.
1有余数的除法-------------4课时
2、时、分、秒------------------- 4课时
3、认识方向--------------- 4课时
4、认识万以的数----------------15课时
5、分米和毫米------------- 3课时
6、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11课时
7、认识角----------------- 3课时
8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3课时
9、期末复习---------------13时
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
本单元是紧接着二年级上册表除法编排的。人们进展除法计算,或是没有余数,或者有余数。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能够拓展学生对除法的认识,让他们初步接触除法的试商,既稳固了表除法,又为以后教学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分散了难点,为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作了准备。而且,本单元是除法计算从口算到笔算的过渡。全单元编排三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例题教学容练习安排例1余数的概念和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例2体会余数应该比除数小例3除法的竖式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练习一
有余数除法的概念、竖式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从上表可以看到,本单元的教学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一些概念知识,除法的竖式计算,以及有余数除法的实际应用。有余数除法知识和计算方法是教学重点,求商又是教学难点。有余数除法仍然是解决平均分问题的一种计算,学生已经具有的除法概念在有余数除法里会继续应用并得到加强。由于除法概念并没有新的教学容,所以教材把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教学和计算教学结合起来,不另外编排例题。但是,有余数除法的商和余数,在实际问题里表示不同的意思,使用的单位名称有时一样、有时不同,这构成了教学的另一个难点。
-
. z.
“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是余数概念的本质特征,也是计算有余数除法需要遵循的根本规则。教材专门编排一道例题,教学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地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
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