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观园导游词
北京大观园是年为了拍摄电视剧红楼梦而建成的,是京城一处极赋特色
的古典园林,在占地公顷的范围内,多处亭台楼阁、佛庵庭院配以山形
水系、繁花名木、鹤鸣鹿啼,宛若人间心境。大观园是曹雪芹小说红楼梦中为元
妃省亲修的别墅海棠;“绿”指东侧的芭蕉。整个院落富丽堂皇,雍容华贵,花园锦簇,剔
透玲珑,室内陈设华丽新颖,极为精致,无不透着主人的脂粉气,曾被刘姥姥认
为是"小姐的绣房"。后院有满架蔷薇,石头砌岸的水池上架着石板,可顺甬路过月洞门出院。贾宝玉曾对黛玉说:"咱们两个又近,又都清幽。"它与潇湘馆遥遥
相对的,是园中最为华丽的院落,也是园中姐妹们常相聚会、频繁活动的场所。
芦雪亭亦名芦雪庵,位于西部傍山临水的河滩上,建筑简洁,茅檐土壁,槿
篱竹牖,夏季推窗便可垂钓,冬季可赏雪景,元春为此题写“荻芦夜雪”,点出
了芦雪庵的雪景之美。四面都是芦苇掩覆,往北一条小径逶迤穿芦度苇过去就是
藕香榭竹桥,其南边临近蜂腰桥。李纨、湘云等人曾在此吃鹿肉,众人即景联诗。
藕香榭是建在大观园中轴线以东的池中水上的敞厅,这里四面临水,佳荷飘
香,左右有回廊,跨水接岸,是隔水赏花,临水观景的好地方。后面有曲折竹桥,
与凸碧山庄隔河遥遥相对,沿河岸东行可通山庄下凹晶溪馆。湘云曾在此请客设
螃蟹宴,开菊花诗会,众姐妹咏菊联诗。贾母两宴大观园在大观楼东飞楼缀锦阁
摆酒时,曾命小戏班在此水亭演习乐曲。
顾恩思义殿—省亲别墅是大观园主景,元妃省亲活动的主要场所。这里的玉
石牌坊高八米,宽十一米,宏伟瑰丽,正殿顾恩思义殿巍峨耸立,匾额及对联均
为元妃所题,正殿后为大观楼及东西配楼。整个院落充满了皇家邸宅的豪威、华
贵的气派。
曲径通幽此为贾宝玉根据唐代诗人常建的诗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而题。寓意只有沿着妙道取经蜿蜒穿洞而过,方能领悟园中诸景。这是一座用著
名南北太湖石堆砌而成的假山,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开门见山”之特色。众生
说非胸中大有邱壑,焉想及此。
滴翠亭是一座卧水而建的双层湖心亭,四面游廊,曲桥通岸。这里发生过“宝钗扑蝶”、“金蝉脱壳“等有趣故事,反映了宝钗童心未泯的情趣,更是她“藏愚
守拙”,随机应变性格特征的充分展示。亭南土丘,是黛玉葬花的花冢。
凹晶溪馆是山脊上凸碧山庄的退居,傍水而建,因屋宇呈“凹”字型,故得
名。与山庄一高一矮,一山一水,成为对景建筑,均为赏月佳处。爱山高月小,
便到凸碧山庄;爱浩月清波,就到凹晶溪馆。
凸碧山庄是《红楼梦》中的中秋月夜贾母赏月的去处,因为建在山之高脊,
故名凸碧,与近水低洼处的“凹晶溪馆”成对景建筑。贾母率众人边赏月,边玩
击鼓传花,边品笛,明月清风,笛声悠扬,自使人心旷神怡。
花溆是园中别具一格的风光景点。当初宝玉将此处起名为“蓼汀花溆”,被
元妃改为“花溆”。这里山石叠垒,水声潺潺,港洞幽深,绿柳周垂,是文人理
想的武陵胜境,世外桃源。
嘉荫堂与凸碧山庄凹晶溪馆为一组建筑,贾母等人赏月在此小憩,她八十大
寿在此上香。
红香圃是一处以赏花为主的自然风景区。夏秋时节,这里牡丹、芍药花竟相
开放,争奇斗艳,三间小敞厅便是红香圃,即《红楼梦》中所写的芍药圃,专为
观赏芍药而建。其东面是藤萝架,夏季一片绿荫。曾发生“湘云醉卧”的趣事。
北京大观园导游词
北京大观园建于年,是电视剧《红楼梦》的主要拍摄基地,也是体现红
楼文化、探讨红学艺术的重要场所。去年暑假的一天,带着好奇和向往,我走进了这座典雅别致的仿古园林。
初进园门,一片石山便挡住视线。山上藤萝掩映,草木生辉,造型怪异。虽
然熟读过《红楼梦》中大观园的景物描写,仍忍不住惊讶了一番:入口妙在藏而
不露的“曲径通幽处”!嵌在石山上的一块光滑的白石下是个“才通人”的洞口。
我吟着“初极狭”探步前行。一番曲折,出得洞来。顿时,眼前如画般的景象令
我目瞪口呆:
各式亭台楼阁借落有致,山水交映生辉,园中主体“顾恩思义亭”昂然矗立
于湖水中央,艳碑坊高大宏伟,上书“省亲别墅”四个大字。一湖绿水轻泛涟漪,
折射出粼粼波光。眼到之处流红滴翠,光彩照人。
我一边惊叹,一边走上了沁芳亭石桥。这是一座既亭又桥的建筑,周围以白
石为栏。顶上雕梁画栋。游人三三两两地倚在亭边,不时将手中的米果抛入水中。
原来亭下池中养了上百尾金鱼,红的、黑的、花的,争相嬉戏。抢食时,从四面
八方拥来,一会儿,又像花朵绽放般散开。不断引来人们的“啧啧”赞叹声。
园内树木成阴,鸟鸣蝉唱。为照应书中所述,路旁圈养着孔雀和小鹿。小鹿
好奇地望着,只要有人拿树叶喂它,它就会听话地走过来,用茸茸的脑袋蹭铁栏。
而花孔雀就傲气多了,非得让大家挥手绢、扯裙子才开屏不可。
不知不觉,已来到了
北京大观园导游词500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