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泡沫塑料
由两官能团的二元异氰酸酯和二元醇反应:
多元异氰酸酯
多羟基化合物及
端羟基聚醚、聚酯
体形聚氨酯
氨基甲酸酯基团(氨酯键)
+
2. 聚氨酯的反应式
2
异氰酸(O=C=NH)分子中的氢原数(R)
11
第二节 聚氨酯的主要原料及其特性
(1)异氰酸酯合成
a. 伯胺光气化法:
缺点:毒性大,副反应多。
b. 一氧化碳法:
必须在高温(160-220℃)、高压下进行,需贵金属做催化剂。
1. 异氰酸酯
12
a.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
甲苯
二硝化,还原
二胺
光气化反应
TDI
2,4—异构体
2,6—异构体
常见的三种TDI混合物为TDI—100、 TDI—80及TDI—65。
用TDI所制得的PU机械性能较好,但TDI其沸点低,毒性较大。
TDI
(2)常用的异氰酸酯
13
不同品种TDI的主要性质
2,4—位TDI的活性大于2,6—位
14
b. 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
MDI
MDI易二聚,毒性低,一般在低温下贮存。
c. 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PAPI)
PAPI是粗制MDI,分子量大,沸点高,毒性低。分子中含有较多的异氰酸酯基团,制得的PU交联密度高,链刚性较大。
15
a. 聚合型异氰酸酯:毒性小,较稳定,可提高PU的支化及交联度。
(3)一些特殊类型的异氰酸酯
TDI三聚体
TDI与三羟甲基丙烷(TMP)加成物
b. 隐蔽型异氰酸酯:加热可释出异氰酸酯,方便贮存。
氨基甲酸苯酯
16
(1)聚醚多元醇
聚醚多元醇常用的是由单体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四氢呋喃开环聚合而成,采用碱性催化剂KOH和醇(或胺) 。
a. 二羟基聚氧化乙烯醚:由丁二醇为起始剂,KOH为催化剂,使环氧乙烷开环聚合而得。
2. 多元醇化合物
17
b. 三羟基聚氧化丙烯醚:甘油为起始剂,KOH为催化剂,使环氧丙烷开环聚合得到。
c. 四羟基聚氧化丙烯醚:乙二胺为起始剂,KOH为催化剂,使环氧丙烷开环聚合得到。
18
聚醚多元醇分子中端羟基数与起始剂分子中的羟基数相等。
起始剂可以调节聚醚多元醇分子量。
常用聚醚多元醇的种类
19
(2)聚酯多元醇
聚酯多元醇通常由二元酸与过量的多元醇反应而成,分子量为1000-3000。聚酯多元醇也可由内酯(如己内酯)开环聚合而得到。
常见聚酯多元醇的组成和用途
20
(1)二元醇类
(2)二元胺类
低分子量的脂肪族和芳香族的二元醇,如乙二醇、1,4-丁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和对苯二酚二羟乙基醚等。
常用的是芳香族胺类,如联苯胺、3,3’-二氯联苯二胺和3,3’-二氯-4,4’-二苯基甲烷二胺(MOCA)。
MOCA
对苯二酚二羟乙基醚
21
(1) 叔胺类:三乙胺、三乙醇胺、三亚乙基二胺、丙二胺、N,N-二甲基苯胺等。
催化机理:发生亲核反应,叔胺与R’NCO生成过渡状态络合物,在其它醇分子进攻下生成聚氨酯并释出催化剂叔胺分子。
22
(2) 有机锡类化合物: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辛酸亚锡等。
a. 采用“胺-有机锡”混合催化剂,调节链增长与发泡反应的速率。
(3) 混合催化剂
b. “协同效应”使催化效果比单一催化剂要提高很多。
(4)其他助剂
制备泡沫塑料中需要发泡剂、泡沫稳定剂等;聚氨酯橡胶需要防老剂、填充剂及硫化剂等。
两类催化制的相对活性
23
第三节 聚氨酯大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二元异氰酸酯+聚酯或聚醚多元醇
预聚体
硬段
软段
a. 软、硬段化学组成、分子量大小及柔性链段比率。
b. R基团的化学组成。
c. 交联密度的大小、交联基团的类型。
PU结构与性能
交联PU
24
b. 内聚能:酯基的内聚能大于醚基,所以聚酯二元醇PU链间的作用力较大,耐热性、机械强度较高。
a. 光稳定性: ONC— R—NCO中的R为脂肪族链光稳定性好。
几种基团的内聚能
聚氨酯的结构与性能关系
25
c. 存在交联结构赋予PU分子一些独特的性能。
d. 耐热稳定性
耐热性次序为:酯、醚 >> 脲、氨基甲酸酯 >>脲基甲酸酯 、缩二脲
26
第四节 聚氨酯泡沫塑料
泡沫塑料是以树脂为基础,采用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在其内部产生无数小气孔而制成的塑料。
Mc值 :体型结构大分子中交联点间的分子量的大小。
Mc↓,交联密度↑ ,泡沫塑料的硬度及机械强度↑。
1.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分类及应用
(1)分类
27
聚氨酯泡沫塑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