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美术教育.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美术教育复习
第一章:美术和儿童美术
1、什么是儿童美术?儿童美术有哪些本质特点?、
儿童美术指的是儿童所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它反映了儿童对其周围世界的认识,情感和思想。儿童美术是儿童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儿童自我表达的一种语言。
类的生存环境。
美术教育的目的随着时代和社会的需要而发生着变化。美术教育的社会性终极目的在于早就一代有艺术修养的高素质的公民,并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现代社会中,能营造和谐美好的社会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消除现代文明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
形成审美的文化观念。
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儿童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以审美的立场去创造环境,使环境更为艺术化,这也是美术教育的一个目的。
3、学强儿童美术教育的个体性目的包括什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个体性目的包括创造、欣赏和评价视觉艺术三个方面。
具体在书P96-P97
第六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和内容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标取向是什么?
行为目标:是指在设计和实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时,以行为的方式陈述美术活动的目标。(强调老师和孩子的行为,适合新老师,它有比较具体的结果,方式规定。)
其长处在于他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过程目标:过程取向的目标关注的不是预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强调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提出的目标。(用的较少,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师要有相当的教育科研能力,并愿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表现目标:关注儿童在美术活动中表现的某种程度上的首创性的反应形式,而不是预期的结果。(适合公开课)
制定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学前儿童美术发展的规律。儿童美术的发展有其共同的规律,每一个儿童的美术的发展有有其独特性。要注意共性到个性,小年龄儿童的特点,不同年龄儿童的特点和儿童的个性差异。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科目本身的性质。学前儿童美术是幼儿从事的视觉艺术活动,通过自己发展的或者习得的“美术语言”,如线条、造型、色彩等,创造可视的形象,以表达幼儿对周围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
社会文化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要求。
教师在制定具体的美术教育活动目标时要注意什么?
目标指定的角度要统一。
是指一个活动中目标内容都从教师角度或从幼儿角度出发。
目标的制定要着眼于幼儿的发展。
把幼儿的已有发展水平与新活动提出的发展目标联系起来考虑,使活动目标及适应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又能促进幼儿达到新的发展水平。同时还要考虑在发展幼儿美术能力的同时,还要发展幼儿的学习、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能力。
目标内容要有系统性。
一是活动目标中应当包含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和创造目标并能综合系统的体现这些目标。二是具体的活动目标在方向上应与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等相一致,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展水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提出目标,体现目标的层次性。
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
目标的表达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避免出现空泛而笼统的目标。
选择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内容的原则是什么?
整合性原则。
是指教师选择的美术教育内容应使美术教育这一领域的不同方面的内容、其他不同领域的内容之间产生有机的联系。一方面是把美术教育各个领域的内容。如绘画、手工制作、美术欣赏等以合理的方式加以有机的整合。另一方面是把各种不同教育领域的

美术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c69885
  • 文件大小65 KB
  • 时间2022-02-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