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麦赤霉病流行因素及化学防治方法.doc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撰写人:___________日 期:___________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撰写人:___________日 期:___________
小麦赤霉病流行因素及化学防治方法
【摘要】小麦赤霉病也被称为烂麦头、红头瘴,会发生在全国范围内的各个区域,基于此,本文研究淮河流域小麦赤霉病流行因素,总结了两点:温度和湿度条件;病毒侵入。从喷药剂量、时间、频率三方面入手讨论淮河流域小麦赤霉病化学防治方法。希望能为关注此话题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喷药剂量;抗药性
小麦赤霉病爆发,不仅小麦籽粒会腐败变质,而且这些变质的小麦还会释放毒素,人畜误食都会中毒。靠近淮河地区的小麦受病率比较高,这是因为淮河地区在4月上中旬降水较多,气候环境长时间处在高湿条件下,这正是小麦抽穗的时间段,导致在乳熟期内出现小麦麦穗腐烂的不良情况。
1淮河流域小麦赤霉病流行因素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农作物的抗病毒能力、细菌量、生育期间有很大联系,性质为偶发气候型病害。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配合程度对病害的流行范围起到决定作用。此外病毒的流行范围和轻重与小麦抽穗和扬花期的天气情况有很大联系。比如小麦抽穗养花期间遭遇连续阴雨天,而且气温较低,加上土层表面温度高、子囊壳生产快,此时细菌量也会更多[1]。如果小麦在抽穗扬花前,小麦穗体内的子囊壳发生率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一,赤霉病大爆发的可能性就会非常大。相关研究显示,最适宜病菌发育的温度是24到28摄氏度,病菌发育的最低温度是8摄氏度,最高为32摄氏度,在湿度方面,潮湿或者是较为潮湿都适合病菌发育。适合子囊孢子和子囊壳形成的适宜温度是20到25摄氏度,同时这个温度也会使分生孢子快速生长。
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一般情况下,花药是病菌侵入的媒介,小麦齐穗之后的时间段是小麦感病较高的时期,尤其是在开花期,这是小麦感病率最高的时间段,感病程度会受到小麦开花时间早晚的影响。品种的感病性由小麦扬花期间的气候情况和播种的时间决定。通常情况下,播种较早的麦田花期也早,经常能够避开病菌感染流行的时间段,发病程度也会相对减轻。相反的播种时间较晚,花期也会比较晚,很容易在抽穗阶段遭遇病害爆发期,播种时间越晚,感染病害也会越严重。此外,病菌的发生还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比如土地沾湿、地势低洼、排水不良,这些都有可能导致赤霉病爆发。如果施加的氮肥量过大,肥效迟迟不发挥,抽穗成熟期就会推迟,发病情况也会更加严重。尤其是春季,常常会出现阴雨天,小麦的生产情况也不统一,这就意味着赤霉病发生的机会有很多。农民自身储备的防病害知识十分有限,再加上自身防病积极性不高,这也加

小麦赤霉病流行因素及化学防治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燕燕盛会
  • 文件大小14 KB
  • 时间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