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是学生所喜爱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主动主动地感知、探究、发觉数学问题、从而创建性地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老师把学生分成几组,进行小组分工合作,以便于学生沟通探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主动性和主动性。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更深刻的相识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数学老师,讲台是我们的舞台,学习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要想真正拥有自己的今日,把握住明天,就必需勤奋而又才智性的吮吸学问的甘露,走出属于自己的路。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化教学工作中。
小学数学老师听课心得范文2:
老师为大家呈现了扎实、有效而又颇有创意的课,课堂上,老师们把一堂堂课演绎的既朴实又精彩,既扎实又有效。几节课听下来,深感受益匪浅。同时,与做课老师细心设计打算的课堂相比,我感觉自己平常琢磨得太少。这3节课在设计时,少了很多华而不实的东西,更多的是关注课堂的数学化。下面我以马刚老师的《1000以内数的相识》为例,结合听课状况,浅谈一下自己收获。
1、老师通过多种学习材料的呈现,如小方块、绿豆、报告厅在坐的老师等。丰富了学生对于1000这个数的感官。让学生初步感受因为物体个体大小的不同,所以1000个物体的整体大小也会不同,多层次的进行了体验。
2、整节课上老师很好了呈现了学生学习的状态,体现了学生学习中眼到、手到、口到、心到的过程。在学习拐角数数时,先让学生看小正方体,再到学生自己数一数,然后一边数一边拨,再写数。学生真正的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
3、课的精彩在于对数学学问的梳理。从课的伊始,老师通过课件很好的呈现了学生数的方法,并对以前学过的100以内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很好的梳理;第2次对学问的梳理是在相识了1000之后,通过梳理1000以内数之间的关系,学生的头脑中完整的呈现出了1101001000这些数之间的关系。
4、图、计数器和板书三者有机结合,突破重点和难点。先数多媒体上的小正方体,在数的基础上到十调整小方块的位置,然后再读数,写数相结合。有了多媒体的依托,最终脱离详细的图形,进行尝试独立的数数、拨数,先同桌合作数,再个体数。做到人人过关,扎实有效。
5、注意估数意识的培育贯穿于课。课上先后出示了1000个小正方体,再到1000颗绿豆的呈现、报告厅能容纳500人,进而想象1000人是多么一大片,学生是有目的的想象,一节课上可能体现不出学生的什么,但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现在的数学课堂已经不再是一个承载着固有学问点的一潭死水,而是被学生活跃的思维激活的一眼活水,每天都在经验着更新,每一次的涌动都出现着学生奇思妙想的思维火花。课堂教学目标要清楚、明确。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关注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特点,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情感看法设计教学环节。课堂要吸引学生的学习爱好,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只有有所需求的学生,在课堂上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我们要创建性地运用教材,刚好调整教学预案,学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喜好,我们要擅长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实行多种方法教学,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得到最大的收获。
每一次听课、学习都会使我感悟颇深,会帮助我改进教学方法。作为一名老师,教学的根本在于教材。教材所给我们呈现的学问大多是由问题情境中来,然后是不同学生的不同方法展示。其实教材不仅仅
小学数学老师听课心得3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