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 共 19 页
跟着导游,听着她的解说,我这才解开了心中的疑团。原来,这是一个巨型自然的石灰岩洞,分上中下三层,可供巡游的面积达4万平方米。我们首先巡游陆地层。顺着曲折起落的石径,边走边看,四面的美景接踵而来,在七色调灯的照耀下,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变化出万千景象:有笑口常开的“弥勒佛”,有庄重肃穆的“关公”,还有倒挂的莲花,其他诸如花鸟虫鱼、林中百兽、瓜果珠玉形态各有不同。当走到了陆地层的最高处,回头远眺,只见由近而远的点点灯光,星罗棋布,仿佛来到了星光绚丽的银河。
参观过上两层的陆地层后,下究竟层,可见一条暗河向山洞的深处延长,神奇迷人。在两岸高耸的岩壁上,长出了巨大的钟乳石,使河道变得狭窄,河峡就形成了。我们一行十多人乘坐一条小船,船夫撑篙,小船缓缓而行。这地下河与地面的江河一样,也有三个漂亮的“峡谷”,因其各自的形态而分别被命名为香蕉峡、莲花峡和龙门峡。河水安静,流速缓慢,两岸布满石钟乳、石笋、石柱等,形态万千,景观奇妙,其形态有如鳄鱼戏水、飞象过河、双龙抢珠,活灵活现。亦有似楼台亭阁、龟蛇猛兽,栩栩如生,真是无奇不有。仰视洞顶,仿佛是一个奇妙的深邃的夜空,上面裰满繁星。地下河就像神话般的境界。
乘船接着前进。只见河道曲折,长达1400米。河道时而开阔,最宽处10米有余,景象壮丽;时而狭窄,,钟乳垂悬,伸手可及,非常刺激。地下河洞顶最高约50米,一般有10~20米高。水深不一,深处有七八米,浅处仅一米。两岸遍布的钟乳石千姿百态,如仙如佛,简直是在参观石雕公园。地下河的水源是几股山泉,从岩底喷涌而出,它们穿过四个山头的底部,穿通石蛇岩、莲花岩两个岩洞。
小船经过40分钟左右的行程,不知不觉中已到了洞口下面,我们还觉得意犹未尽,但其实船已行了1400米,穿越了四座山峰的底部。离舟上岸,从岩洞的另一头出来,这个洞口广袤,像个大嘴巴,大口岩的称呼便是由此而来。
水陆两游的连州地下河,其恢宏的气概、壮美的景观和独特的组合,堪称岭南一绝。今日最终让我知道祖国的山河有多漂亮了!
广东的连州地下河导游词4
连州地下河位于历史文化古城连州以北26公里处的东陂镇大洞村境内,是一处巧夺天工的亚热带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巨型自然石灰岩溶洞,因为洞口广袤,仿佛一个大嘴巴,所以当地居民称之为大口岩。1986年初探,1988年正式对外开放。它以其神奇奇丽的石钟乳及洞窟暗河而驰名中外。洞中有洞、洞中有桥、洞中有河、洞中有瀑布是连州地下河的四大绝景。连州石钟乳自古出名,据《连州志》记载,唐代文学家刘禹锡820_年复出任连州刺史时在《连州刺史厅壁记》中赞美连州的石钟乳:山秀而高、灵液漉,故石钟乳为天下甲,岁贡三百珠。历代地方官都把石钟乳作为进贡朝廷的物品。
古往今来,连州地下河一带始终是旁边大洞村人炎夏避暑和孩童们嬉戏之所,但谁都不知在洞的深处隐藏着一条长长的地下暗河。据地质学考察,大约两亿年多年前,连州地下河所在地是一片_大海,后来随地壳运动改变,海底上升为陆地。其次个地壳稳定期时,这里发生大规模的倒塌,从而形成如今的洞窟。
连州地下河位于历史文化古城连州市东北26公里处,在粤桂湘三省交界的崇山峻岭之中,是一个亚热带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巨型自然石灰岩溶洞。经地质学家分析,该溶洞是因2亿年前的地壳运动而形成,如今可巡游面积达45000平方米。,,洞内四季气温保持在18℃左右,
广东的连州地下河导游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