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以律己心得体会.doc严以律己心得体会下面是我们文秘114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严以律己心得体会供大家参阅!各位领导、各位同志指出,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始终做到自律、自警、自省、自醒,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遵守党纪国法,为政清廉。我个人以为,要想做到“严以律已”,就是要自觉做到“五慎”:即慎初、慎独、慎微、慎交、慎律。这里我想借用几则简单的故事来帮助说明情况: 一、慎初:所谓“慎初”就是谨防第一次。如果第一次做了不法之事,便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一个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如此下去,坏习惯乃至罪恶的灵魂便会形成。万事皆有初,事物的发展总有一个从小到大、由轻到重、积少成多的过程。“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一孔,气泄针芒。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识几。”这里有一例与大家共勉:一天,明朝都察院长王廷相对新御史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昨天雨后乘轿进城,轿夫穿的是一双新鞋。开始,他小心地挑着干净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于是便不再顾及新鞋。一御史听后说道:“终身不敢忘。”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讲,做事要自觉把握量变与质变的规律、正确看待轻与重、大与小的辩证关系,对诱惑之“微”不严防,对蜕变之“渐”不严杜,最终必然酿成大错。人生贵善始。从某种意义上讲,“第一次”既是“缺口”,也是“关口”,第一道“防线”被冲破了,往往会“兵败如山倒”;第一道“闸门”一旦打开,欲望的“洪水”就会一泻千里。无数事实证明,党员领导干部违法犯罪无一不是从“第一次”开始,一步步走向深渊的。 二、慎独:是指一个人独处时仍能谨慎自律,严格要求自己。在这里有一个叫《曹鼎不可》的故事想与大家共勉:明代有个叫曹鼎的人,官职接近于今天的检察官。一次,他抓到一位很有姿色的女贼。因离县衙太远,途中便与女贼同住一庙。月光下,女贼千方百计勾引曹鼎。因此,他写了“曹鼎不可”的纸条贴在门上,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越轨。转念一想,这荒郊野外,送到嘴边的肉,不吃就太亏了,吃了又有谁知道呢?他撕掉了门上的纸条,正想又觉得不妥,认为如果做了,就是因私欲而废公法的行为。想到这里,他又将纸条贴了上去。过了一会儿,他又生一念,女贼是犯人,我做了坏事她也不敢说,于是又撕了纸条。可又一想,这是趁人这危,是不道德的,万万不能做,于是又把纸条贴了上去。就这样,一晚上他折腾了十多次,总算保住了自己的清白之身。这个故事向人们昭示了这样一个问题:真正抗住女色的诱惑,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其思想斗争的激烈程度,不亚于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确实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官要做得无愧,权要用得无悔,人要活得无忧。常敲警钟就能免敲丧钟。政治文明的提高,不是领导干部的个人行为,是党员干部队伍的集体行为,是需要每个人从小事上做起。要努力做到不正之风不染、不仁之事不为、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事不做、不净之地不去、不正之友不交,才能依法用权、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才能有所作为、有所造化、有所成就。 三、慎微:所谓慎微,就是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名真正地共产党员或领导干部,只有坚持从小事做起才能不断筑牢自己的底线,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仰。从慎微做起,谨防小恶变大恶,要自觉把“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作为警句,防微杜渐。 山东省某市城
严以律己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