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消费论文
一、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对比分析
(一)过去城乡居民消费情况
2004年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大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原因可能是农村居民收入过低,消费也仅仅局限于满来发展趋势,本文选择了反映居民消费心理活动的边际消费倾向这个指标,基于以往的消费心理,来分析人们对于未来消费的倾向性问题。但当前国内外计算边际消费倾向的方法各有不同,所以所得出的结果也都不一样,并且随着我国经济政策的改革和消费环境的变化,我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也不可能是静态的,而应该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本文采用了状态空间模型和Kalman滤波法来估算城乡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这个指标,这个方法的优点是它能够将不可观测的变量并入可观测变量的方程中,并且通过Kalman滤波预测误差分解来计算似然函数,从而能够对模型中的所有未知参数实行估计,本文选择2000年至2013年城镇和乡村的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可观测变量。表1中Y表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X表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两序列实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结果表明Y不是X的格兰杰原因,X是Y的格兰杰原因。滞后期为2的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2.状态空间模型的构建量测方程:RCt=c1+svt×RIt+μt状态方程:svt=c1svt-1+ηt式中,RCt表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RIt代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svt为状态变量,反映了边际消费倾向的动态变化路径,c1为量测方程的截距项,μt和ηt分别是量测方程和状态方程的随机误差项,并且假定它们独立同分布,方差一定,且相互之间不相关3372。3.实证估计结果在已构建的量测方程和状态方程的基础上,利用Kalman滤波法估计状态变量即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利用以上方法,同样可求得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从图中我们能够看出,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在2004年后逐年下降,并且一直低于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可见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增长乏力,城镇
居民的消费需求至2004年后进入到了一个贫乏期,而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则至2004年后表现出相对高涨的一面,可能的原因是收入水平的提升,居民消费意识的提升,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农村消费环境的改善等等,从居民消费心理角度分析,短期内若没有大的制度或者消费环境的变动,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会持续高涨且高于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而城镇居民的消费则在短期内不会有大幅度提升;另外,从居民的消费结构角度分析,近几年内,城镇居民的消费是以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为主,从而造成城镇居民的消费主观性很大,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另外,居民投资和储蓄倾向增长较快也会削弱居民的消费,所以,虽然城镇居民消费对于依靠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起着支撑性的作用,但也存有很多隐患导致当前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增长乏力,而现阶段农村居民在食品、衣着上消费支出的比例减少,医疗、交通和通讯的比例增加,消费结构正逐渐优化,这意味着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逐渐从保障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过渡。所以,农村居民未来的消费潜力不容忽视,国家应加倍重视。
二、结论和政策建议
综合以上对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过去,现状,未来的对比分析我们能够得出,城镇居民历年的消费总额虽相对较大,但现阶段消费需求的增
城乡居民消费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