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认同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艰辛和挑战的过程。许多研究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的个人成长是比知识和技巧更重要的培训内容。作为专业的助人者,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是影响咨询效果的核心因素,也是心理咨询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深入探讨其个人成长和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对我国心理咨询师教育和培训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必须清楚地觉察自己的价值观,也可以与当事人公开讨论自己的价值观,但不可强加于当事人身上。这种“价值中立”的立场,要求咨询师在咨询中不要有“热衷于纠正别人错误”的想法和做法。但是,学者们指出,在不同文化中要尽力保持“价值中立”,这是很难做到的。尽管如此,在个人价值观的探讨中,咨询师也要积极主动地澄清个人关于宗教、种族、堕胎、同性恋、婚前性行为、婚外情、药物依赖、安乐死、不同的生活方式、多元文化等社会问题的价值观,因为这对个人及当事人会造成重大影响。学者们提议,在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咨询师应注意保持健康积极的价值观。[6]
心理咨询师对人生中的重大问题,如情与爱、生与死、性别角色与身份认同、权力地位与金钱等要有明确的认识,对这些人生问题要有一个积极探索的态度。这些重大问题的个人经验及其成长,是成为一个有效咨询师的重要条件。丰富的阅历是成长为一个咨询师的有利条件。但是,这些经验的取得并不能够全部借助于心理科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咨询师要重视并学会利用诗歌、文学、影视、建筑、艺术、哲学、宗教等多种渠道去体悟和品味生命的意义,去领略助人的价值和境界。
“自我概念”指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包括提高对自己身份的界定、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及对自己的理想或要求。罗杰斯认为,它是“一套有组织、连贯性地对自己的观感”。个人的各种行为、与他人的关系、对环境的适应时刻都受自我概念的影响。
如果心理咨询师是最有效的治疗工具,那么,保持咨询师的活力是最重要的。否则,就会出现职业枯竭(professional burnout)现象。[7]这表现为对咨询工作缺乏热情、视为例行公事、感到抑郁、情感和身体经常有疲劳和耗尽的感觉、精疲力竭、缺乏认同感等。长此以往,咨询师会自我封闭,并因此影响工作。研究表明,对枯竭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首先,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咨询师枯竭的影响。在对枯竭的体验上,从性别来看,女性更容易体验到强烈的情绪衰竭;从年龄来看,刚刚开始从事咨询工作的年轻人比年龄较大的咨询师容易体验到枯竭。
其次,社会支持对咨询师枯竭的影响。如果咨询师意识到能从服务机构、督导和同事那里得到支持,则枯竭程度较低;反之,枯竭程度就比较高。
再次,应对策略对咨询师枯竭的影响。当枯竭来临时,咨询师采用积极的应对策略有助于降低枯竭程度;而消极的应对策略,则会使咨询师的枯竭程度越来越严重。
咨询中的专业伦理是咨询师个人发展和咨询实务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难题。范胡斯和潘瑞达斯把咨询师专业伦理判断发展水平划分为惩罚导向、制度定向、社会定向、个人定向、原则或良心定向五个阶段。泰姆舒克则提出了八阶段伦理决定模式。这些理论说明,咨询师的专业伦理水平在其专业发展过程中是一个不断发展成长的过程,不同的专业训练会影响咨询师的伦理发展水平和所处的阶段,恰当的训练能够提升咨询师的专业伦理水平。咨询师的专业伦理水平越高,对咨询师的价值观、自我概念等的要求也越高。从另一个角度讲,个人成长也是咨询师在专业伦理发展中的必要条件。
三、合格心理咨询师的标准
综上所述,我们会发现:现阶段尽管心理咨询事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也越来越复杂和多样。面对如此的困境和困惑,心理学工作者、教育家、心理健康管理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⑴应具备扎实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相关的咨询技术。这是从事心理咨询事业的先决条件。因此,应取缔社会中那些非法咨询考试的组织。咨询师仅仅拥有理论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实践才是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⑵专门的资格认证和训练。很多部门只是为了赚钱到处设置各种咨询考试,以索取利润,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要使咨询事业步入正规化、科学化、专业化,资格认证是关键所在。另外,获得资格的人员还应该参加专业训练和相关培训
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认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