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
应急救援救援管理培训容
第一章 概论
事故应急管理简介
事故应急管理的涵包括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在实际情况中,这些局部往往地区/市级〕应急预案
Ⅳ级〔省级〕应急预案
Ⅴ级〔国家级〕 应急救援预案的类型及根本要素 应急救援预案的类型根据事故应急预案的对象和级别,应急预案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应急行动指南或检查表〔2〕应急响应预案〔3〕互助应急预案〔4〕 应急救援预案的根本要素
〔1〕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2〕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3〕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
〔4〕应急设备与设施
〔5〕应急评价能力与资源
〔6〕保护措施程序
〔7〕信息发布与公众教育
〔8〕事故后的恢复程序
〔9〕培训与演练
〔10〕 应急救援预案的文件体系
,以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成为应急行动的有效工具。
应急救援预案的主要程序文件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应包括:〔1〕预案概况〔2〕预防程序〔3〕准备程序〔4〕根本应急程序〔5〕专项应急程序〔6〕恢复程序
第三章 应急救援预案的筹划与编制
:
〔1〕成立预案编制小组
〔2〕收集资料并进展初始评估
〔3〕辨识危险源并评价风险
〔4〕评价能力与资源
〔5〕建立应急反响组织
〔6〕选择适宜类型的应急方案方案
〔7〕编制各级应急方案
成立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小组预案编制小组代表来自以下部门:〔1〕平安〔2〕环保〔3〕生产〔4〕保卫〔5〕工程〔6〕技术〔8〕医疗〔9〕环境〔10〕人事此外,小组成员也可以包括来自地方政府社区和相关政府部门的代表。
-
. z.
资料收集和初始评估编制小组的首要任务就是收集制定预案的必要信息并进展初始评估,包括:
〔1〕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2〕企业平安记录、事故情况
〔3〕国外同类企业事故资料
〔4〕地理、环境、气象资料
〔5〕相关企业的应急预案等初期,编制小组的工作可以分为三局部:
〔1〕危险辨识、后果分析和风险评价
〔2〕明确人员和职能
〔3〕 应急反响能力分析
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的考前须知预案的主要局部是整体反响策略和应急行动,还要有足够的灵活性,以适应随时变化的实际紧急情况。预案应包括至少六个应急反响要素:
〔1〕应急资源的有效性
〔2〕事故评估程序
〔3〕指挥、协调和反响组织的构造
〔4〕通报和通讯联络程序
〔5〕应急反响行动
〔6〕培训、演习和预案保持
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是编制应急预案的关键,所有应急预案都是建立在风险评价的根底之上的。
风险评价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资料收集
〔2〕危险危害音速辨识与分析
〔3〕风险分级
〔4〕 危险辨识方法
危险辨识的主要容危险辨识过程中,应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原则,对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展辨识与分析。
危险辨识方法危险是指材料、物品、系统、工艺工程、设施或场所对人、财产或环境具有产生伤害的潜能。危险辨识就是找出可能引发事故导致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场所的特征。
重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的辨识重大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危害因素。目前,国际上已习惯将重大事故特指为重大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事故、1993年,国际劳工组织〔ILO〕通过的"预防重大事故公约"中,定义重大事故为:“在重大危险设施的一项生产活动中突然发生的、涉及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的严重泄漏、火灾、爆炸等导致职工、公众或环境急性或慢性严重危害的意外事故〞。
-
. z.
危险辨识考前须知危险辨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危险、危害因素的分布
〔2〕伤害〔危害〕方式和途径
〔3〕主要危险、危害因素
〔4〕重大危险、危害因素
风险评价风险评价,也称平安评价,是对系统发生事故的危险性进展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已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平安投资效益。常用的危险评价方法可分为定性评价方法、指数评价方法、半定量评价方法和概率风险评价方法等几大类。
定性评价方法
指数评价方法
应急救援管理知识培训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