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方案的评估
方案
一)输液目的
补充水分及电解质,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常用于脱水、酸碱代谢紊乱患者
补充营养,供给热量—常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胃肠吸收障碍及不能经口进食患者
输入药物,治疗疾病—输入抗治疗方案的评估
方案
一)输液目的
补充水分及电解质,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常用于脱水、酸碱代谢紊乱患者
补充营养,供给热量—常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胃肠吸收障碍及不能经口进食患者
输入药物,治疗疾病—输入抗生素、脱水剂
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用于严重烧伤、大出血、休克患者
评估
身体方面
辅助检查—确定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的情况
心理社会方面
穿刺静脉方面
-皮肤状况
-穿刺部位选择
-静脉能见度,静脉瓣,静脉直径,长短
-穿刺难易度
身体方面
由消化道大量丢失水分
大面积烧伤
各种原因的出血,引起血容量不足
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毒,缺氧
严重感染、高热在39℃以上者
脑或其他组织的水肿
慢性消耗性疾病,不能经口进食,吞咽困难及胃肠吸收障碍的病人
静脉输液前考虑?
病人年龄,诊断,前期治疗,活动水平
静脉定位和血管条件
治疗目的和类型,持续的时间
出凝血功能
护理环境
二)输液疗程
疗程的定义
-疗程是针对病情经用药多长时间后所达到何种程度,然后再决定新的治疗方案。称为一个疗程。疗程的长短是根据临床经验来确定。
-短期:3-7天
-中长期:7天以上
三)输液速度
根据病情、年龄及药液性质调节输液速度
成人:40~60滴/分
儿童: 20 ~40滴/分
减慢:年老、体弱,心、肺、肾功能不良 者,婴幼儿或输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
加快:严重脱水、血容量不足且心肺功能 良好者
四)药液性质
PH值
渗透压
化学性静脉炎
药物PH值
PH是衡量液体酸碱度的指标
-
-PH <
<;>
超过正常范围的药物均会损伤静脉内膜
-PH<,在充分血流下明显静脉内膜组织改变
--,内膜刺激小
-PH>,使静脉内膜粗糙,血栓形成可能性
INS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
输注治疗护理实践标准:
超过10%葡萄糖和或5%蛋白质的肠外营养液,PH值<5或>9的液体/药物,以及渗透压>500mosm/L的液体∕药物,不适合经外周静脉输注。
极端PH值药物
万古霉素 -
苯妥英钠 12
氨苄西林 -
吗啡 -
PH值<5 环丙沙星 、多巴胺、顺铂、
庆大霉素
PH值>9 5-Fu
药物渗透压
渗透压表示液体中小颗粒的数量
正常范围为240-340mosm/L
285mosm/L是等渗标准线
渗透压影响血管壁细胞水分子的移动
药物渗透压
低渗溶液:<240mosm/L
%葡萄糖,%盐水
等渗溶液:240-340mosm/L
乳酸林格氏液,%盐水,5%糖盐水
高渗溶液:>340mosm/L
10%葡萄糖,20%甘露醇,TPN溶液
渗透压与静脉炎的关系
低渗溶液<240mosm/L
-使水分子向细胞内移动,细胞水分过多→细胞破裂、静脉刺激与静脉炎
等渗溶液:240-340mosm/L
-与血液等渗而不会造成细胞壁水分子的移动
高渗溶液:>340mosm/L
-吸取细胞内水分,血管内膜脱水、内膜暴露于刺激性溶液而受损→静脉炎、静脉痉挛、血栓形成。
危险度分级
渗透压越高,静脉刺激越大
高度危险 >600mosm/L
中度危险 400~600mosm/L
低度危险 <400mosm/L
研究证明:渗透压>600mosm/L的药物可在24小时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
药物随着配置溶液的种类不同,出现不同的渗透压值
例举-临床常用药物的渗透压
药物
渗透压
阿霉素
280
5-Fu
650
环磷腺胺
352
长春新碱
610
TPN
1400
5%碳酸氢钠
1190
50%葡萄糖水
2526
甘露醇
1098
静脉炎
定义:
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发生炎症,
治疗方案的评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