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创作感想
创作感想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学生时代的记忆中,初见这篇文章时觉得有些异类,那哀婉的故事打动过很多人的心,而我尤对开头的那句动人而透着忧伤的句子有了深深的印象,而这就形成了我的作品内容。
我所选的是工笔国画创作感想
创作感想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学生时代的记忆中,初见这篇文章时觉得有些异类,那哀婉的故事打动过很多人的心,而我尤对开头的那句动人而透着忧伤的句子有了深深的印象,而这就形成了我的作品内容。
我所选的是工笔花鸟,并且用绢作为载体,一对纯白的孔雀,在昂扬的春意里凝视满树花开。这是画中最直观的内容,右上方两只小鸟隐匿枝叶中,好奇的观望着孔雀的举动,整体布局选择的是较为舒适的S型,最开始,并没有左下方的山石流水,但因为我的作品尺幅较大,显得将孔雀“悬空”起来,视觉上很不平衡,于是我借用学习时临摹的明朝著名花鸟画家吕纪的一幅画作上的山石加以结合,吕纪画花鸟画十分出色,他近学边景昭,远师南宋画院体格,敷色绚烂,为明代院体花鸟画家代表之一。
既然提到工笔花鸟就不能不说它的发展史。
绵延的中国花鸟画史上,画派渐成,画风传承。五代黄筌、徐熙并起,渐成两大系统,以后继续衍生。明代花鸟画演变成四大系统,一为边景昭、吕纪的黄氏体,二为林良、徐渭的大写意体,三为陈淳的简笔水墨淡彩小写意体,四为周之冕的勾花点叶兼工写体。
五代黄筌、徐熙两大系统是中国花鸟画发展史上的重要的画派衍生。明代花鸟画的四大系统,亦是考察中国花鸟画派衍生之变的重要窗口。边景昭,字文进,博学能诗,擅画花鸟,继承两宋院体工笔重彩的传统,作品妍丽堂皇,精细工致,韩昂《图绘宝鉴续编》称其作品“不但勾勒有笔,其用墨无不合宜”。传世之作有《竹鹤图轴》、《竹鹤双清图轴》(与王绂合作)、《杏竹春禽图轴》、《三友百禽图轴》等。
吕纪画花鸟画十分出色,他近学边景昭,远师南宋画院体格,敷色绚烂,为明代院体花鸟画家代表之一。其作品《浴凫图轴》很好地处理了浴凫与流水的关系,构图大胆,笔墨流畅,设色雅淡,气息清和,体现了明代花鸟画家的娴熟技法和时空营造能力。
林良的花鸟画注重写意,墨气豪放,对于文人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建树,具有启迪意义。他擅画水墨花鸟,其《双鹰图轴》,气势磅礴,鹰目炯炯,枝叶穿插,墨色淋漓,反映了明代院体画之十足神采。
徐渭的大写意体用笔简练,不求像物,重在写其意趣性情,故称“写意”。他的画较之以前的减笔写意画更为简约概括,放逸豁达,故谓“大写意”。 徐渭的作品题材囊括花卉、
草木、瓜果、鱼虫、走兽、山水和人物,尤以花卉著名。其《花果图卷》用笔放纵,水墨酣畅,诗画并茂,画坛称颂。
陈淳,字道复,他的简笔水墨淡彩小写意在画坛占有重要地位。他于晚年创作的花卉长卷颇有特色,有时以四季为序,有时时空交叉,颇见水墨组合的视觉冲击力。其《墨花十二种图卷》,画了梅花、兰花、玫瑰、百合、月季、紫薇、秋葵、桂花、芙蓉、菊花、水仙和山茶,姿态各异,繁花烂漫,写意抒情,水墨淋漓。。其实,说陈淳的花鸟画贵于简笔水墨淡彩的小写意,这只是注重从沈周的水墨写生至陈淳的水墨写意的飞跃而言,实际上陈淳在晚年的花鸟佳作中已呈现泼墨大写意的体貌。徐渭的大写意笔墨就得益于陈淳。
周之冕的勾花叶兼工写作品,也是探索明代画派衍生之变的必然落笔之处。周之冕的“
国画创作感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