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策略.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研究
营头镇中心小学 张宇
语文是一首诗,,朗读是一项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标准、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它能开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进步学生的语言表达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研究
营头镇中心小学 张宇
语文是一首诗,,朗读是一项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标准、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它能开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进步学生的语言表达才能是一项重要的语文根本功。因此要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那么,在朗读教学中,我们老师该做些什么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理论中的一些粗浅的做法。(精品文档请下载)
一、巧妙地设境——让学生有一种想读的冲动
  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读,喜欢读,对朗读产生浓重的兴趣, 是朗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奇等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从而进步朗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如导语设疑:在执教《鸟的天堂》一课时,上课伊始,我这样开场:“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第11课《鸟的天堂》,可奇怪的是,这个‘鸟的天堂'却没有一只鸟,你说这是真的吗?为什么作者会这么说呢?让我们走进文本,去探个终究吧?”一说完,学生已跃跃欲试,想争个头功了。此外还可以利用追问、反诘、:小学生强烈的好胜心使得表演读成了他们最喜欢的朗读方式。借助表演的方式进展朗读,是在理解课文的根底上进展的,它富于兴趣性,形象性,学生通过丰富的语调,形象逼真的表演,再现了课文的情境,增进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当然并不是每篇文章都适宜表演读,它只适宜于那些情节性较强的文章,如《将相和》、《小珊迪》等.
(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大胆地取舍-—把时间用在点子上
  在对《鸟的天堂》一文进展朗读指导时,我就重点抓住其中的第8自然段和11、12自然段进展朗读指导。因为第8自然段作者运用了联想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大榕树的活力勃勃。最后一句“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更是在前面描写的根底上强烈地表达出了作者对大榕树的赞美之情。第11、12自然段,作者从鸟声、鸟影、“我们"的眼睛等几方面进展描写、衬托,没有用一个“多”字,却明显地让人感觉到“鸟的天堂”里有数不清的鸟儿。和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所见所闻形成了鲜明的比照。大胆、有效地取舍,防止了“一把抓”的广而不实,把精力和时间用在了点子上,目的更明确,品悟更充分,训练也更有效,实在进步了学生品悟语言文字的才能,积累了语感.(精品文档请下载)
三、品词析句,巧抓关键。
在指导朗读中,我们要擅长发现文章的眼睛,抓富有表现的词语,浸透技巧。如品读“烟花三月下扬州”中 “下”之精妙:老师可以通过把 “下"字换成“去、往”等词语的方法,体会有什么不同。再通过出示地图,理解黄鹤楼和扬州的地理位置,学生结合地图,可感受到:由武汉乘船到扬州是由长江顺流而下,是下行所以说
“下扬州"。顺流而下,一个“下”字,写出了行船轻快,一个“下”字也流露出了诗人的向往之情。此刻顺势指导朗读:那么“下”字就读得明快,不拖音,“扬州”尾音稍上扬,传达向往之意。朗读的技巧(重音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策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syhqk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2-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