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的制法_高一化学教案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撰写人:___________日 期:___________原理。
[1] [2] [3] 下一页
教学目标概览
(一)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初步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概念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能用辨证的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事物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得失的观点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教学方法:设疑、比较、讨论、讲解、练习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CaCO3受热分解放出CO2 B、以MnO2为催化剂,KClO3分解放出O2
C、铁与稀硫酸反应 D、固体NaCl与浓H2SO4反应放出HCl气体
2、从得氧失氧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上升到从元素化合价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提问]什么叫化合价?化合价的数值是如何确定的?
[过渡]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得失或偏移有密切的关系,由此可见,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子转移有密切的关系。
[板书]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
指导同学们看课本图1-8,指导学生认识NaCl的形成过程:
指导学生写出双线桥:
失去2×e-,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2Na + Cl2 = 2NaCl
得到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归纳] :氧化剂:Cl2,得到电子的物质;还原剂:Na,失去电子的物质。
化合价升高(降低)的价数=失去(得到)的电子数
同一反应中得到电子总数=失去电子总数
[1] [2] [3] 下一页
物质的量浓度
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单位
mol
g
溶液单位
L
g
表达式
C(B)=
W= ×100%
特点
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溶质质量 。
(填相同或不同)
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溶液中,溶质质量 ,物质的量 。
[讲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除了有上面我们所分析的区别外,它们在使用范围上也有较大的差别。因为我们在许多场合取用溶液时,一般不去称它的质量,而是要量取它的体积。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而且,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物质的量的关系要比它们的质量关系简单得多。因此,物质的量浓度是比质量分数应用更广泛的一种物理量。
[悬念]那么,在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下一节课,我们将解开这个谜。
[小结]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之间是有区别的。
[作业]请你们自己尝试找出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二氧化碳的性质
氯气的制法 高一化学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