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质对红叶桃叶片呈色的影响.doc光质对红叶桃叶片呈色的影响摘要:【目的】为探明不同光质对红叶桃叶片呈色的作用效果,【方法】以红叶桃品种‘红粉佳人’的2a生苗为试材,以全光照为对照,研究了白、红、黄、蓝、绿5种颜色滤光膜下叶片色泽、色素含量和糖组分的差异。【结果】红、黄色滤光膜下叶片亮度值(L*)、花色素苷含量/叶绿素含量(Ant./Chl.)、类黄酮含量显著升高,红色饱和度(a*)、红色饱和度/黄色饱和度(a*/b*)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蓝、绿色滤光膜下a*、a*/b*变为负值,Ant.、Chl.、总酚、类黄酮含量显著降低;白色滤光膜下a*、a*/b*也为负值,./。红叶桃叶片果糖含量与a*显著负相关,。【结论】红、黄色滤光膜处理下红叶桃叶片红色色泽较好,自由基清除能力强;蓝、绿色滤光膜下叶片色泽偏绿色方向,清除能力弱;白色滤光膜下着色也较差。可通过调节光质组成促进红叶桃叶片的呈色效果。关键词:红叶桃;光质;色差;色素;糖组分;相关性分析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1009-9980?穴2013?雪04-0602-06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动力,也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生长发育的主导环境因子[1]。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都是通过光合作用、光形态建成反应及光周期调节来完成的。光质是指太阳辐射光谱成分及其各波段所含能量,其组成是光的重要属性。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光质不仅为光合作用、有机物合成和生长发育提供能源[2-3],同时也作为一种环境信号来调控果实品质形成[4]。许多研究表明,植物光合器官的发育受光质调控,且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不同作用。如蓝光可改变桃叶片组织的厚度,并使光敏色素在组织中的状态发生改变[2],还可增加葡萄叶片数、叶绿素含量和气孔数量[5];Schuerger等[6]研究了红光/远红光混合光、红光/蓝光/远红光混合光对甜椒生长的影响,发现蓝光是影响其茎解剖结构和叶片组织变化的主导光质。不同植物起源于不同的光照生态地区,接收的太阳辐射量存在差异,因此,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需光特性[7]。应用滤光膜获得不同光质来促进植物生长的研究,多集中在经济作物的增产增收与叶绿素测定等方面,对园林植物观赏效果、植株营养与生长等方面的报道甚少[8]。红叶桃作为园林绿化中一种常见的彩叶植物,其初春繁花似锦,春秋季节叶片呈现绚丽的红色,既可观花又可观叶,观赏期长[9]。前期研究发现,遮阴可减轻红叶桃光抑制,但不利于光合积累和叶片彩色的呈现[10],在此基础上,通过应用滤光膜获得不同光质的光对红叶桃进行处理,进而研究不同光质对其叶片呈色的影响,以期为探索光质影响彩叶植物叶色表达的机理提供参考。。供试材料为生长一致、株高约100cm的2a生‘红粉佳人’嫁接苗,砧木为毛桃,露地栽培,幼苗南北成畦,株行距200cm×200cm,相互不遮挡。试验植株均按常规栽培措施管理。不同光质的滤光膜(白、红、黄、蓝、绿5种颜色,透光率基本相同)购自上海伟康洗染合作公司(伟康牌),制作成长条形的滤光膜袋,在袋的两侧用针扎较密的孔以利于通风。于2012年3月下旬展叶前选取长度、粗度相对一致的枝条进行套袋,袋口下部固定于主枝上,以不套袋的枝条作对照。每3株作为一个小区,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于5月初的晴天早上8:00前将套不同光质袋的枝条剪下,低温保存,立即带回实验室,除去滤光膜袋,取枝条中上部叶片,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3次重复。[13]的方法,以1%HCl-甲醇提取,测定280nm波长下的吸光度值来计算总酚含量(以不同浓度的没食子酸制作标准曲线),以325nm波长下的吸光度值来计算类黄酮含量(以不同浓度的芦丁制作标准曲线)。,,所有数据以邓肯氏新复极差法进行测验。,蓝、绿袋处理的红叶桃叶片L*、b*和C均最高且差异不显著,白、红、黄袋处理次之,3者间差异不显著,对照最低。就a*和a*/b*而言,红、黄袋的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白、蓝、绿袋处理,黄袋处理与对照和白袋相比更趋近红色,白、蓝、绿袋处理下a*趋于绿色方向,3者中以蓝袋处理的值最低。不同处理红叶桃叶片的h均无显著性差异。可见,不同光质处理均提高了红叶桃叶片的亮度和鲜艳度,红、黄色滤光膜有利于保持红叶桃叶片固有的红色。,有色滤光膜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红叶桃叶
光质对红叶桃叶片呈色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