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断头河浜水环境原位修复工程示范.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断头河浜水环境原位修复工程示范.doc断头河浜水环境原位修复工程示范摘要:在对江苏省常州市谈家头村现状调研勘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场地形,以断头河浜为依托,构建人工浮岛和曝气鱼塘,采用地埋式微动力A/O法+曝气鱼塘组合工艺模式治理修复农村生活污水与河浜生态环境污染。改善了浜内鱼塘放养环境,实现该村生活污水治理、生态环境修复、水产养殖增收三位于一体。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出水水质指标COD、TP、NH3-N、TN均低于GB18918-2002一级B排放要求,河浜内水体恢复至GB3838-2002Ⅲ类水质。该工程对于太湖流域周边农村地区生活污水的治理具有良好的示范及推动作用。关键词:断头河浜;工程示范;人工浮岛;曝气鱼塘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1-2669-03苏南水网地区河流众多,人们习惯将与农业生产和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小河流或人工小水渠称为河浜[1]。近年来,随着国家“村村通”的实施和新农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乡村交通得到了长足发展,村内起交通运输作用的河浜逐渐失去其原有的航运功能,与之相应而产生的“填浜筑路”的举措使得多数河浜被填埋或拦腰截断,成为断头河浜[2]。苏南太湖流域周边村落多数依河浜两岸分散而建,两岸村民多将河浜作为生活用水的水塘[3]。村落污水收集管网和污水处理站的建设因当地经济、地域、产业格局的影响而受到限制[4],污水无法集中收集处理,使得河浜成为纳污载体,直接消纳来自两岸居民就近排入的生活污水以及河浜内鱼塘养殖废水,致使河浜污染和淤积严重,污水最终汇入太湖,加剧了太湖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5]。因此合理解决农村地区生活污水污染问题,以及恢复河浜原有生态功能,对于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与水质提高意义重大[6]。采用地埋式微动力A/O法+曝气鱼塘组合工艺对江苏省常州市谈家头村生活污水进行治理,通过对村边断头河浜内原有的鱼塘进行底质改性和底栖动物控养,在鱼塘底部增设曝气装置,对水体进行曝气增氧,并以断头河浜为依托构建人工浮岛,从而在恢复断头河浜生态环境的同时,进一步消纳、净化经生化处理的周边零星农户所排放的生活污水,解决农村生活污水难以集中处理及河浜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问题,消减了汇入太湖的水污染负荷,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能耗低、维修简单等特点,几乎不占用土地面积,生态环境效益显著。1示范工程概况工程位于江苏省常州市谈家头村,村内生活污水经污水管渠收集后就近排入村边水体——谈家头浜,经武南河进入武进港(当地一条连通太湖的运河叫武进港,并非港口),最后汇入太湖,污水未经任何处理,污染严重。河浜内鱼塘依河而建,过量的饲料投放以及鱼自身排泄物使河浜有机污染严重;河浜底部形成了一层由水生生物的尸体、粪便、残饵沉积而成的黑色淤泥,淤泥内的有机质在厌氧、缺氧条件下形成大量的有害物质如甲烷、硫化氢、氨等[7],臭气难闻,影响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不利于河浜内水生生物的生长;河浜底泥中的氮、磷存在着季节性释放的问题,河水富营养化程度高,水体中藻类、浮萍疯长[8]。工程治理流域涉及谈家头村民150户,总人口500人,谈家头浜治理段长约60m,平均宽约8m,面积约480m2,呈南北走向,流向为由北往南流。,总用水量为500×100L/d。生活污水量按用水量的80%计,则污水量为500×100L/d×8

断头河浜水环境原位修复工程示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xiong01
  • 文件大小110 KB
  • 时间2016-10-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