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你”好!
(新闻稿在线 2009-4-1)要输入文字?对着空气比划,电脑就读懂了你的草书!要传输文件?用手指在电脑屏幕上
点住文件,再轻轻一甩,文件就被“丢”到了对面的另一台电脑里!在超市里找不到店员询问商品信息?把你未来,“你”好!
(新闻稿在线 2009-4-1)要输入文字?对着空气比划,电脑就读懂了你的草书!要传输文件?用手指在电脑屏幕上
点住文件,再轻轻一甩,文件就被“丢”到了对面的另一台电脑里!在超市里找不到店员询问商品信息?把你手中
的商品往购物车前一晃,它就会告诉你……
或许,未来的计算机技术可以帮我们做到的,远不止于此。
2009年2月,有幸访问微软公司美国总部,参观微软一年一度的基础研究成果“技术节”、十年后的“未来之屋”
以及今年1月刚刚开放的“零售体验中心”。记者在这几日匆匆的行程中,不仅窥见了与电脑有关的未来(在此过
程中记者一直睁大眼睛、并努力不让下巴掉下来),同时,还试图窥探微软尝试从“软件巨人”转变为“体验巨
人”的未来,以及更多。
技术节:研究和产品之间的桥梁
——创新归功于“积累”和“跨界”
2月24日。雷德蒙。小雨转晴。
“ren—li—fang(人—立—方)……这个项目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途?”来自以色列的一名记者,一面根据
字母拼出这个项目的名称,一面提出质疑。站在旁边的项目负责人、微软亚洲研究院主任研究员聂再清微笑着让他
在搜索框中输入自己的名字,这名记者立即看到了一张以自己为“中心”的人物关系图。
让他最为惊讶的是,在他的“关系圈”中居然出现了“巴拉克·奥巴马”的字样——原来,前不久他刚刚采访了这
位新上任的美国总统。
“我们原本就是想把参加‘技术节’当作一次检验,测试一下英文世界对‘人立方’的想法。”聂再清告诉本刊记
者,英文用户对此的反映,“和中国用户的体验一致”。
去年8月,“人立方”关系搜索已在中国正式发布。这是一款新型社会化搜索引擎,它能够从超过10亿的中文网页
中自动地抽取出人名、地名、机构名以及中文短语等,并根据搜索关键词和与其相关的人名之间的关联度强弱,自
动计算每一个人名与关键词直接的距离、数据大小以及具体的摆放位置等等,并通过一条标明了人际关系的细线连
接他们,表示两者之间的社会化关系。
聂再清坦言,“人立方”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更准确地挖掘数据,并且扩大规模。至于这个项目未来的实际应用,
却不是他关心的问题——在微软,基础研究人员并不需要过分担心成果能否转化成产品。微软高级副总裁里克·雷
斯特告诉记者,只要研究员有兴趣密切参与产品开发活动,产品组一般都会同意这么做。“在微软,技术转化没有
呆板的规则。”
始于2001 年的微软技术节,被誉为“研究和产品之间的桥梁”,每年来自微软全球6大研究院的数百位研究员,汇
聚微软总部,用两天时间,与产品部门的同事分享他们150余项最新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既包括各研究院内部创
新,也包括与全球学术界开放合作的研究项目。今年,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的近40项最新研究成果亮相,在线服
务、娱乐及用户体验等领域的研究突破,将为微软未来的多元化转型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新闻稿在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