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撰写人:___________日 期:__________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为他们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同时,对学习活动作出审时度势的调整,把静态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探索对象。做到学生能够探索的,教师不要代替;学生能够发现的,教师不去暗示。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自主活动空间,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探索成功的喜悦。真正”蹲下身子”与学生说话的老师善于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知识的连接点上巧设疑点,使学生的思维在”旧知固定点——新旧知识连接点——新知增长点”上有序展开,促进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
比如,教学“体积的概念”一节,教材上有一个实验,把石头放入有水的玻璃杯里,让学生观察水面的变化,使学生明白石头占有一定的空间。诚然,这个实验的确能使学生建立体积概念的表象,但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现象并不陌生,”乌鸦喝水”的故事学生早就耳熟能详。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然后思考讨论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学生有的说乌鸦聪明;有的说放进石子水面升高了。我又重点设疑:为什么瓶中放进石子水面会升高?为什么放了许多石子后乌鸦才喝到水?学生有的说石子有重量;有的说石子占了一定空间,把水给挤出来了;有的说石子占的空间比较小,只有放了足够的石子,才能把水挤出来……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逐渐理解了体积的含义。因此,教学中我们除了要注意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外,还要注意为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探索新知的依托,使学生学会借助生活经验思考问题。
三、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生活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问题。在教学时,不要太抽象的讲解或照本宣科,要想方设法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抽象的数学转化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愿学、想学。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安排了这样一个问题,有5个同学吃包子,每人吃2个,一共吃多少个?同学们马上开始计算开来,(1)2+2+2+2+2=10(个),(2)5+5=10(个)紧接着让生观察这个算式,生观察后得出:有5个2相加或2个5相加,并乘机得出,这个算式还可以写成5×2=10(个)或2×5=10(个),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知识。由浅入深,由学生自己推到得出结论,让学生容易理解。
总之,数学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生活现象,发现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明华。数学教学生活化例谈[J].考试周刊,2011(38) [2]王娟萍。用新课程理念构建生活化的数学实效课堂[J].新西部,2010(10)
[3]数学新课程标准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小学数学教学浅谈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策略谈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万安县潞田中心小学 谢慧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及其使用原则,运用了大量的实例阐述了在小学课堂数学教学当中使用多媒体的几个最佳时机。
首先说明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以及多媒体教学对于教学方法的改革、教育信息传播形式的改变的积极意义。然后提出有的电教课效果欠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抓住电教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点。
接着结合教学实践说明了应从哪些方面来确定其最佳作用点。文章联系了“分数的意义”、”相遇应用题”、“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半圆周长的计算”及一些习题教学的教学实践阐述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新旧知识连接点、教学重点、教学关键、学生思维转折处、困惑处等地方的最佳作用。
最后,阐明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必须建立在与其他教学媒体的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必须通过合理的教学过程才能实现。证明了只有适时适量的采用多媒体教学,才会对教学起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作用点
电化教育,即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它包括两个要素:一是电教媒体,二是教育过程。只有把电教媒体应用于教育过程,使二者有机结合才构成电化教育。电教媒体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很有意智力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
由于多媒体的参与,使课堂教育信息的传播形式有新的变化。作为教师,怎样利用电教媒体传播教育信息,这就需要精心设计教学计划,科学安
浅谈小学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