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市天汾初中“15/20/10”集体备课导学案
七 年级 语文 学科 《斜塔上的实验》第 1 课时 总第 个教案
主备人:田爱华 审核人:
学习目的
1、理解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的事迹;
启东市天汾初中“15/20/10”集体备课导学案
七 年级 语文 学科 《斜塔上的实验》第 1 课时 总第 个教案
主备人:田爱华 审核人:
学习目的
1、理解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的事迹;
2、领会文章的巧妙构思;
3、学叙和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4、学习伽利略勇于创新、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学习重点
1、文章的巧妙构思;
2、伽利略勇于创新,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学习难点
文章的巧妙构思;
教学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过程
考虑和调整
活动内容
师生行为
预习
交流
1、阅读课文,读准字音(每人根据情况找出十个字词注拼音)
2、考虑以下问题.
① 查资料,理解有关伽利略的情况
② 文中记叙了伽利略的哪两大发现?
③ 伽利略在两大发现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
师生交流
④ 课文的后面写观众队伍的浩大和观众的”兴高采烈”有什么作用?
⑤ 从伽利略身上你得到哪些启示?
展示
探究
一、导入
(出示伽利略的照片)伽利略是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先驱,同学们一定渴望理解这位伟大而富有传奇式的人物的传说吧。今天我们共同学的节选文—《斜塔上的实验》(板书),让我们共同倾听伽利略矢志探究科学的心律和足音,品味那石破天惊的创造宣言和奇思妙想吧!
二、这篇文章和普通的人物传记按时间顺序写作有什么不同?你认为这样的构思巧妙在何处?
明确:文首先描写了伽利略发现摆动规律的经过,写得引人入胜,这就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然后再略写伽利略孩童和学生时代的情况,接着再重点写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的情况。这样构思全文不仅使读者清楚地理解到伽利略的生平和两个重大发现。而且读来感到波澜起伏,兴趣盎然.
学生读句
三、文章品评:
1、齐读第二自然段,并标出“仿佛、觉得、似乎”等词,这些词能否去掉?原因是什么?
讨论明确:说明这仅仅是一种猜测,假设,还需要加以证明(用词准确)。
△伽利略是怎样证实自己的猜测的?
明确: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这一发现的科学性。
△请用自己的话归纳伽利略发现的这一自然界的节奏原那么。课余自己做一下该实验,看会不会有问题,如有问题请向物理老师请教。
明确:单摆的等时性(摆角应小于5度,绳要轻而长,所系物要小而重).
△这个发现是从什么现象中得到启发的?
明确:是从教堂顶上悬挂油灯链条的嘀嗒声中受到启发的。
△它表达了伽利略什么精神?
学生品味
学生交流
学生发表意见
小组交流
明确:表现了他擅长发现和考虑问题,并擅长用实验来检验发现的创新精神.
2、“伽利略不停地搞
《斜塔上的实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