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复习提纲
难题,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不是天然的,而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现的。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本经验主要有:第一,广泛深入地发动农民,和农民结成巩固的联盟(率领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对同盟者给以物质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给以政治教育),这是解决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关键。第二,无产阶级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坚持领导权的两大策略。第三,掌握革命武装,是保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坚强支柱。第四,必须加强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⑤革命的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与区别:“一次革命论”与“二次革命论”错误观点)
右的“二次革命论” :这种错误的实质是否定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实际上取消了未来的社会主义革命。
“左”倾教条主义的“一次革命论”:主张把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毕其功于一役”,企图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并作一步走,超越民主革命阶段,从而混淆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经济纲领:
①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地主阶级通过封建所有制来残酷地压迫和剥削农民,严重地阻碍了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源之一。因此,必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民的个体经济,才能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创造必要的条件。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
②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③保护民族工商业
“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允许私人资本主义在不操纵国计民生的前提下得到发展,是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所决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是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同官僚垄断资本主义相比,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比较进步的生产关系。它对发展现代技术、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积极作用,有益于社会向前发展。
文化纲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近代中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工农武装割据” 的思想。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
主要形式 ,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939年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①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建立统一战线的目的,是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集中力量打击最主要的敌人。(无产阶级政党对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是根本问题)
②武装斗争
③党的建设
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各方面建设的首位。这是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最核心的内容和最重要的特点。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
毛概复习提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