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历史必修三试卷.doc第1页 /总页数 21 页
高二年级历史必修三试卷
【#高二# 导语】已经进入高二上学期的同学们,在我们顺利度过高中的适应期,积极参与学校社团活动,逐步形成了自我学习模式,初步拟定人生规划后,要将自我的精力集中到学习上,应将自己的学业做到一个高度的时候了。无忧考网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年级历史必修三试卷》希望可以帮到你!
【一】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计划用15年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留美幼童赴美后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清朝官员深为不满:“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1881年,留美幼童被遣送回国。以上情况表明()
A.统治者反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守旧观念阻碍近代人才的培养
C.新式学堂开始在中国出现
D.西方文化传入动摇了儒家思想地位
2.据记载:清朝末年的贵州新军服装开始有了突破,新军的着装学外国,戴大圆帽、穿军装、扎绑腿、戴肩章、穿皮鞋,一改旧时八旗、绿营的装束。这反映的实质是()
A.经济近代化推动了近代服饰的变革
B.社会巨变促进军队形式上的近代化
C.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学说在内地传播
D.清政府改革军事,国防力量有所增强
3.下图为1934年长江流域中外四大航运公司轮船吨位()
第3页 /总页数 21 页
数(百分比)对比示意图。此图所含信息显示了
A.中国内外贸易受到外国的控制
B.中国水运交通近代化开始起步
C.洋务企业打破了外国垄断局面
D.中国近代航运业受到外国排挤
4.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未能充分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未能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B.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地位低
C.近代社会形态的制约
D.资金少,技术力量弱
5.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他()
①把救亡图强作为时代的使命②视创办实业作为救国之要途
③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④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6.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大纲》中写道:“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这一论述主要是针对()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运动D.义和团运动
7.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判断表中企业()
年份地点国籍企业名称
1843香港英阿伯丁船坞
1843上海英墨海书馆
1845广州英柯拜船坞
1845宁波美美华书院
1846广州美丹麦岛船坞
A.属于商品输出的形式B.得到清政府的允许
C.标志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D.属于近代企业
8.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第3页 /总页数 21 页
A.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9.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
B.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
C.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
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10.唐朝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以下对材料中“商人”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他可以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
B.他到浮梁买茶时顺便到“瓦肆”听戏
C.经商使他的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改变
D.他贩茶到海外,受“海禁政策”的限制
11.“到了11世纪,中国经济已经严重依赖现金替代物,……为了预防公众的混乱并保留其便利性,政府*明令禁止私人团体发行纸币而将这一权力归国家专有。第一张官方印制的纸币于1024年出现在四川省,那里是早期印刷行业最为活跃的中心。”下列相关的解释与之相符的是()
A.纸币产生根源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B.11世纪四川社会经济最发达
C.控制纸币发行是政府维持稳定的重要手段
D.纸币是商品经济衰退的产
高二年级历史必修三试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