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测量平差基础名词解释.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章
1、观测误差产生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有以下三种:测量仪器(感觉器官的局限、技术水平、
工作态度)、观测者(具有一定限度的准确度)、外界条件(温度、湿度、风力、大气
折光等)。
2、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的观测,如第一章
1、观测误差产生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有以下三种:测量仪器(感觉器官的局限、技术水平、
工作态度)、观测者(具有一定限度的准确度)、外界条件(温度、湿度、风力、大气
折光等)。
2、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误差在大小和符号上都表现出偶
然性,即从单个误差看,该列误差的大小和符号没有规律性,但就大量误差的总体而言,
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也叫随机误差。
采取措施:处理带有偶然误差的观测值,就是本课程的内容,也叫做测量平差。
3、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误差在大小、符号上表现出一致
性,或者在观测过程中按一定的规律变化,或者为一常数,这种误差就称为系统误差。
消除或削弱的方法:采取合理的操作程序(正、倒镜,中间法,对向观测等);用公式改正,
即加改正数。
4、粗差:粗差即粗大误差,或者说是一种大量级的观测误差,是由于测量过程中的差错造
成的。
发现、剔除粗差的方法:进行必要的重复测量或多余观测,采用必要而又严格的检核、验
算等,发现后舍弃或重测。
5、测量平差两大任务:(1)、求平差值(求未知量的最佳估值);(2)、精度评定(评定测
量成果精度)。
6、测量平差
第二章
7、[p(<X<)%
p(2<X<2)%
p(3<X<3)%
cr,、11,、Tr1,、
8、f(x1,X2,…Xn)n-exp-(xX)dxx(xX)
二_,2
(2)2Dxx2
9、真值:任一观测量,客观上总是存在一个能代表其真正大小的数值,这一数值就称为该观测值真值
10、真误差:真值与观测值之差
11、残差(改正数):改正数(V)=平差值()-观测值()
12、偶然误差的四个统计特性:
(1)一定观测条件下,误差绝对值有一定限值(有限性);
(2)绝对值较小的误差比绝对值较大的误差出现概率大(渐降性);
(3)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概率相同(对称性);
(4)偶然误差的数学期望为零(抵偿性)
13、平均误差: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一组独立的偶然误差绝对值的数学期望,称为平均误差
14、或然误差:误差出现在(-p,+p)之间的概率等于1/2,即
15、极限误差:通常将三倍(或两倍)的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即
16、相对中误差的定义是:中误差与观测值之比,即
17、精度:是指误差分布的密集或离散程度,即:L与E(L)接近程度。
18、准确度:又名“准度”,是指随机变量X的真值与其数学期望之差,(是衡量系统误差大小程度的指标)
19、精确度:是精度和准确度的合成,是指观测结果与其真值的接近程度。(精确度反映了
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联合影响的大小程度)
20、三者比较:
精度是表示:观测结果与其均值(即数学期望)的接近程度(也可以说是彼此之间的符合
程度);
精确度是表示:观测结果与其真值的接近程度;
准确度是表示:观测结果的均值与真值的偏差。
21、“单位权”的定义

测量平差基础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