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2、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3、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4、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6、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7、儿童个体发展:是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8、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9、德育的功能:是指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的总合10、美育:是以培养学生审美、立美能力,从而促使他们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11、课程: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的。12、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13、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规定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和教法上的基本要求。14、教学模式: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15、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16、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是为了将教学中科学知识的传授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起来而提出的。17、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18、发现学习:是美国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指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19、学生集体:是一个有意识地加以组织的,具有共同规范、共同活动目的和共同活动组织的整体。20、班级: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并对其进行统一内容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21、学校咨询与辅导:是指学校咨询工作者直接或间接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以及对有关的心理和行为障碍进行诊断矫治的过程。22、总结性评价:是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它的目的在于评判活动效果。23、学校事故:是指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内,以及虽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外,但是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中发生的,由于学校、教师疏忽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而导致学生人身伤害的事故。简答、论述:简答、论述:1、教育学创立的标志?第一,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试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