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环内脂类林可霉素类多肽类抗生素课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大环内脂类林可霉素类多肽类抗生素
现在学习的是第一页,共27页
教学内容
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acrolides Antibiotics)
抗菌谱
抗菌机制
耐药机制
二代仍敏感。
③对第二代大环类耐药的菌株对第一代也耐药。
现在学习的是第八页,共27页
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耐药性机制】
改变靶位结构:23S rRNA腺嘌呤甲基化。
产生灭活酶: 如:酯酶、磷酸化酶。
主动流出增加:细菌通过主动流出系统将 药物泵出菌体外 。
降低胞膜的通透性:药物渗入菌体内减少。
现在学习的是第九页,共27页
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体内过程】
1. 吸收:碱性不耐酸,口服用肠溶片或硬脂酸盐,
静脉滴注用乳糖酸红霉素。
2. 分布:较广,可透过胎盘但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红、阿霉素胆汁浓度高(10倍)。
3. 消除:主要经肝脏代谢, 胆汁排泄。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页,共27页
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不良反应】
直接刺激反应:口服——胃肠道反应(主要)
静滴——血栓性静脉炎。
2. 肝损害:红霉素酯化物表现:转氨酶升高、肝肿大及胆汁郁积性黄疸等处理:停药可恢复正常 。
3. 伪膜性肠炎:口服红霉素偶可致肠道菌株失调引起伪膜性肠炎。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一页,共27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二页,共27页
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其他第一代大环内酯类
乙酰螺旋霉素(Acetylspiramycin)
麦迪霉素(midecamycin )
吉他霉素(kitasamycin)
交沙霉素(Josamycin)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三页,共27页
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特点: (与红霉素比较)
体内过程与红霉素相似;
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似;
抗菌活性与红霉素相似或略低;
用于耐红霉素菌株和不能耐受红霉素的患者;
不良反应较红霉素轻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四页,共27页
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第二代大环内酯类
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
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西适宁、丽珠星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维宏
罗他霉素(rokitamycin)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五页,共27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六页,共27页
第二代大环内酯类
特点:(与第一代大环内酯类比)
对胃酸稳定,生物利用度提高;
血药浓度及组织浓度高;
半衰期延长;
抗菌谱更广,抗菌活性增强;
有良好的抗生素后效应和免疫调节功能;
主要用于呼吸道、泌尿道和软组织感染;
不良反应较少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七页,共27页
二、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林可霉素(lincomycin 洁霉素)
克林霉素(clindamycin 氯洁霉素)
1. 抗菌谱:较窄
强: G+球菌(耐青霉素金葡菌、链球菌、肺炎球菌)
敏感的 G+杆菌(白喉杆菌)
厌氧菌 克林霉素作用最强(强于灭滴灵)
无效:G-杆菌、肠球菌、MRSA、肺炎支原体
2. 抗菌机理: (与红霉素相同)与核糖体50S亚基结合,阻止蛋白的合成。
注意:与红霉素竟争同一作用部位,合用产生拮抗作用。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八页,共27页
二、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骨组织分布浓度高
:金葡菌性急慢性骨髓炎,关节感染(首选)
厌氧菌与需氧菌的混合感染。

胃肠道反应;
伪膜性肠炎(难辨的梭状芽胞杆菌)用万古霉素、甲硝唑治疗
中性粒细胞减少
肝功能异常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九页,共27页
三、多肽类抗生素
万古霉素(vancomycin)
去甲万古霉素(norvancomycin)
特点:
:对G+菌作用强大(耐青霉素的金葡菌MRSA和耐多种药物的球菌)。G-菌无效。
:口服不吸收,肌注刺激性强, 宜 静脉给药

抑制细胞壁粘肽前体的合成--繁殖期杀菌剂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页,共27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一页,共27页
万古霉素(vancomycin) 去甲万古霉素(norvancomycin)
: ★严重的G+菌感染(MRSA金葡菌或过敏者)
伪膜性肠炎(口服)
: 耳毒性:耳鸣、听力减退、

大环内脂类林可霉素类多肽类抗生素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新人
  • 文件大小1.21 MB
  • 时间202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