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书活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捐书活动》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和减》的第一课。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掌握了笔算三位数加减法的方法,懂得了一些运算顺序,本单元的教学是对以前学过的知识的延伸。《捐书活动》是在此根底上让学生探究才能)(精品文档请下载)
(4)全班汇报。
(将计算的方法按计算的方式进展分类,口算、脱式的方法请板演的同学介绍。)
师:先来看看这位同学的竖式计算,他用了几个竖式?(2个)他是怎样计算的?(先把前连个数相加,再把它们的和和第三个数相加。)他很巧妙的用以前的知识解决了这个问题。(精品文档请下载)
师:这位同学的竖式有些不一样,他只用了(1个)竖式,这个竖式以前可没有学过,比照一下,这个竖式和前面竖式有什么不同?(三个数写成一块儿,直接三个数相加)(精品文档请下载)
老师板书:
师:三个数相加,怎么计算?考虑一下。
师:以各位为例,有没有同学为我们讲解一下到底该怎么计算?
(个位上8加4等于12,12加5等于17,满十进一……)
师:虽然是三个数在相加,。
(设计意图:在独立考虑解决问题,观察板演的算式,听、说计算的过程这样一系列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根底上深化体会计算的方法)(精品文档请下载)
师:今天我们用多种方法计算出三年级一共捐书317本,和我们的估算比较一下,是不是很接近?看来我们的估算是准确的。(精品文档请下载)
(设计意图:计算的结果和估算的结果相比较,让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也体会估算可以验证计算的结果.)
师:到如今,这道题我们解决完了吗?对了,还应该写答语,把问题答复完好。
四、展示交流,内化提升
师:如今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二个问题“四年级一共捐了多少书?”
师:用今天学习的新方法算一算吧!
组织交流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将计算的方法和过程说一说,再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稳固练习连加的竖式计算。)
师:大家如今能确定哪个年级捐的书多吗?
五、回忆整理 拓展延伸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生:学会了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
一、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都有课外书籍吗?
学生答复
师:我们如今都有书看,但对于贫困地方的孩子,连吃饭都是问题,更别说买书了,为了能让山区的孩子们看上书,我们可以把不用的书籍捐给他们。(课件出示主题图)府谷县第一小学发起了一场为山区孩子献爱心的捐书活动。我们从捐书现场获得了那些信息?
二、 互动新授
1、 估算
提问: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写生观察图后答复
师:这两个年级哪个年年级捐的书多一些?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先独立考虑,然后小组内交流,最后汇报.
学生估算后汇报:两个年级差不多,都超过了290本。
师追问:这样还不能比较出大小。你还有什么方法?
引导学生考虑后得出:118比103多15,而104比109少5本,.
小结:这种方法法不错,可以用他们的大数和大数比较,小数和小数比较,最后比较他们的总体差值.
2、 三位数的连加法
师:比较总体差值的方法比第一种更有效果,但还不够准确,还有其他比较的方法吗?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
捐书活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