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妇产科病人急救与护理 (2)
现在学习的是第一页,共75页
妇产科急救与护理
院前急救
院内急救与护理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页,共75页
院前急救
建立院前急救组织
加强救护流程管理
重视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提高综合理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六页,共75页
3、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
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其中70-80%出血者都是子宫收缩乏力所致
案例:子宫收缩乏力致晚期产后出血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七页,共75页
4、预防产后出血
重视产前保健
对具有较高产后出血危险的孕妇做好及早处理的准备工作
正确处理产程(一、二、三)
加强产后观察----严密观察,鼓励产妇及时排空膀胱,母婴早接触早吸吮。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八页,共75页
正确处理产程:第一产程:密切观察产妇及产程情况,消除紧张情绪,给予水分及营养的补充使其充分休息,避免疲劳 ;鼓励产妇自解小便,避免胀大的膀胱影响胎先露下降而致使产程延长
第二产程处理,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协助分娩避免软产道裂伤,对已有宫缩乏力者当胎肩娩出后给予缩宫素静滴 、对高危患者预防性用药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九页,共75页
第三产程处理:准确收集出血量、及时正确处置胎盘(绝大多数产妇在3-5分钟结束。如果三产程大于10分钟出血量明显增加,建议以10分钟为处理线,20分钟为病理线,剖宫产以5分钟内为等待观察线)、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了解子宫收缩情况;当胎盘娩出后仍应在产房观察2小时,重点监护生命体征,阴道流血和子宫收缩情况、对失血较多但无休克征象者及早补充血容量。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页,共75页
5、产后出血的抢救原则
(1 )急诊检查配血 、化验检查、排空膀胱了解产后出血原因
(2)针对原因迅速止血
①宫缩乏力性出血
迅速按摩子宫,以促进子宫收缩。应用宫缩剂催产素10~30U静脉给入。导尿排空膀胱、压迫腹主动脉,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及髂内动脉、宫腔填塞 。以上治疗无效时,在输血、抗休克的同时行子宫切除是控制产科出血最有效的手段。
案例:子宫收缩乏力致产后大出血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一页,共75页
②胎盘滞留或胎盘胎膜残留所致的出血
胎儿娩出后超过30分钟,经一般处理胎盘仍未剥离,或伴大出血者,尽快徒手剥离胎盘。胎盘胎膜有残留者,可用器械清除。如胎盘嵌顿于宫颈内口,在全麻下取出胎盘。胎盘植入不宜强行徒手剥离。出血多者,行全子宫切除术。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二页,共75页
③软产道损伤所致出血
应查清范围及周围组织的关系,按解剖关系缝合。宫颈裂伤时,还须注意有无腹腔内出血。宫缩良好而阴道出血不止,且血色较红,多因软产道裂伤引起,应及时作阴道检查。用拉钩牵开阴道前后壁,先查有无阴道裂伤,然后用两把环圆钳交替夹住宫颈,环绕宫颈口检查一周。
案例:产房留观2小时,你认真观察了吗?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三页,共75页
④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出血
立即查找不凝原因。内科会诊,输新鲜血及纤维蛋白原,可考虑使用肝素等药物。
⑤子宫内翻
在全麻下试行经阴道子宫内翻复位术。成功后给予宫缩剂,并用纱布条填塞宫腔,以免再度翻出。
(3)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
☆要能够正确的评估出血量
☆要知道补充多少血容量才算够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四页,共75页
☆要能够正确的评估出血量 其方法有:
①目测法:一般目测的出血量是实际出血量的1/2
②称重法:分娩后敷料重(湿重)-分娩前敷料重(干重)=失重量(=1ml)
③容积法:用专用产后接血容器收集血液后用量杯测定失血量。
④面积法:血湿面积按10cm*10cm=10ml,即每平方厘米为1ml计算失血量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五页,共75页
⑤休克指数法: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
指数=,血容量正常;
指数=1(丢失血容量10-30%,500-1500ml);
指数=(丢失血容量30-50%,1500- 2500ml);
指数=2(丢失血容量50-70%,2500-3500ml)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六页,共75页
☆要知道补充多少血容量才算够
补液时要盐后糖,先晶后胶。补液早期先输入生理盐水的量是出血量的1倍。
临床上要求达到两个100、两个30
即收缩压大于100mmHg、心率<100次/min;
尿量>30ml/h、红细胞压积>30%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七页,共75页
6、急救与护理: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①持续心电监护生命征、每15-30分钟记录一次 。
不能单纯以血压来判断是否有产后出血 ;
不要误认为血压不够低就没有问题了,要有预见性及预防性的用药、重视情绪不稳定的孕产妇
妇产科病人急救与护理 (2)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