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电子商务模式分析
上篇:B2C模式面临的困局
关于本文中专业名词的说明:
网店:指单一运营实体开设的购物网站。
网上商城:提供铺位出租,由多实体共同经营的购物网站。
购物站点:上述两类网站的合称。
B2C电子商务是指商家把有形或无形的商品通过互联网销售到顾客手中的过程。包括商家自建网站购物平台,以及去网上商城申请一个“铺位”开店两种方式。要完成一次网上购物交易,买卖双方必须经历以下5步过程:
1. 确定购买商品的内容
2. 确定商品配送的方式
3. 确定付款的方式
4. 执行付款
5. 商品配送
在第1步,主要是解决信息流的问题。互联网在传递与处理信息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购物站点的Web程序能与顾客在线交互,提供诸如购物车、比较购物、商品检索、在线议价等服务。这些服务是传统购物商场无法比拟的,是网络购物的优势所在。
在大家熟悉的网站购物车/订单模式下,选择商品,确认规格参数,确定订购数量,确定送货要求之后,订单就填写完成了。
第2步:配送方式
已经填写完成的订单下面要进入第2步,选择配送方式
有形商品的配送,也就是物流,这是一个让所有商家都会头痛的问题,它牵涉到整个社会的物流基础。当购物网站上顾客敲定了一笔订单之后,顾客与商家需要立即知道需要多少物流费用,以便进入交易的下一步去付款发货。但是物流费用的计算过程非常复杂。举个例子:顾客在网上订购了10套沙发,体积一共是25个立方米,,厂家仓库在东莞厚街,送货地址是山西某个物流不发达的山区小镇,这张订单的物流费用是多少?何时能送到?购物网站能不能在站内预置一个公式程序来自动计算并回答这个问题?不能。
在当前的小件物流体系中,除了速递公司之外,还存在着大量的专线物流公司与货运代理公司(简称货代),一家专线物流公司的车队通常只在固定的一条路线上跑,有了价格优势,才吸引更多的货代把货盘交给他们。专线物流的费用是剧烈浮动的,油价变化、运量的变化、国家打击超载的松紧程度都会影响到专线物流的价格。直接面对大量的货主的实际是货代公司们,货代们通常在靠近货主的地方设置收货/取货点,例如在批发市场旁边设收货点,货代收下货盘后按照目的地进行分拣,然后分别交给相应路线的物流商、以及铁路与航空公司等。由他们运往目的城市。也就是说货物要从货主到货代公司,再到物流公司,甚至再经历中转城市与目的城市的货代公司转运,其价格构成是非常的复杂。
再回到购物网站上,已经填好订单的顾客如何立即知道商品的物流费用?显然物流费用要经历一个询价过程,由货代公司根据市场行情来报价。如果由卖方担任货代发言人的角色向买方报价,必将面临物流价格诚信的问题,买方凭什么相信这个价格是较优的?若由买方负责物流费用更不可行,因为买方几乎不可能获得卖方城市的物流价格信息。
要解决这个问题,一个理想的假想模式是,全国物流公司与货代公司建立了物流数据标准,然后把电脑系统全部联网,当收到交易网站发出的货盘询价信息时,能马上给出价格与货期等结果,然后通过互联网反馈最优结果回去给买家选择,整个报价过程全自动实现。
由于受到上述物流问题的限制,在购物网站上几乎做不了大宗商品的贸易。能够在网上卖的基本上是零售的小件商品例如文件,箱包,CD,书籍,单件衣服等,这些小件商品的配送问题可以通过速递公司解决,由速递公司上门收货并送货上门。这类交易的特点是商品体积重量较小,送货费相对固定。
第3步:付款方式
假定配送方式已经解决,物流费用已经确定,整张订单的总金额已确定下来,交易双方下一步需要确定付款方式。有三种付款方式可供选:
1) 直接交易,款到发货;
2) 直接交易,货到付款;
3) 引入第三方监管模式。
1)款到发货模式下,顾客要担当较高风险。要求款到发货是许多网络欺诈者的常用手法。由于是直接交易,欺诈者能立即收到货款,一旦收到款之后,欺诈者就销声匿迹。网络购物的诚信问题未得到解决。
2)货到付款也存在风险,买家有可能毁约拒付。卖方不仅损失双程运输费用,还面临货物运输破损、变质、丢失的风险,以及生产资金被占用、要处理库存货品等压力。
3)引入第三方监管的模式。
首先,引入的第三方自身的公信力也要打上问号,例如由物流公司充任第三方,结果卷了货而去,例如由一个购物网站充任第三方,收下货款之后也玩蒸发。
其次,第三方用什么手段来保证双方的诚信?第三方能监督到物流公司的货运记录吗?第三方比较流行的做法是,只要买家不投诉,在一段时间之后,第三方就会认为交易已经成功,将向卖家支付货款。
最后,引入第三方将增加交易的总体成本,因为多汇了一次款,买家首先汇款给第三方,然后由第三方再汇款给卖方。而且在监管期内,资金还被第三方占用了一段时间,增加了卖方的资金周转压力。
B2C电子商务模式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