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 17
"氯离子的检验"教学设计
11化学班 米丹丹 学号 05
一、基本介绍
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属于元素化合物和化学实验的内容。
以告诉你们的是,1号试管装有稀盐酸、4号试管装的是自来水、5号试管装是蒸馏水。剩下的NaCl溶液、Na2CO3 溶液是分别装在2号和3号中的哪一支试管,老师现在还不告诉你们。做完实验后,请同学们一起来回答这个问题,好吗?
现在这里有一瓶AgNO3溶液,老师将依次向5只试管滴加几滴AgNO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4、通过演示实验中产生的现象,说明CO3-也会与Ag+反应生成沉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这个知识点的好奇心。
.
7 / 17
3溶液,请大家注意,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好的,老师已经加完AgNO3溶液,请同学们观察现象?〔1-3号有白色沉淀,4号有少量白色沉淀,5号没有现象,通过以上现象,大家可以判断哪只试管装有NaCl溶液,哪只试管装有Na2CO3溶液吗?<没有>那是不是说明如果我们光有AgNO3,就没有办法直接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呢?〔对
那既然现在还没有办法判断,那我们接着做实验。这里有一瓶稀硝酸,老师接着向1号试管滴加几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沉淀不溶解,请大家猜测一下2、3号试管加入稀硝酸会有什么实验现象?<装有NaCl溶液的沉淀不溶解,装有Na2CO3可能有气泡产生>,那到底是不是呢?下面请一位同学上台和老师一起来做2、3号试管的实验。说明大家的猜测是正确的。非常感谢这位同学的配合,请回到座位。通过这个实验,大家可以确定哪支试管装有NaCl溶液,哪支试管装有Na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学生回答]:没有
充分运用实验,通过实验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生一起参与动手完成实验操作,使学生对氯离子检验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
8 / 17
2CO3了吗?
〔可以了,2号装有NaCl溶液,3号装有Na2CO3溶液
那下面老师向4号试管中滴加稀硝酸,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实验现象。是不是沉淀大部分溶解,但还是有少量沉淀呢?请大家根据之前的实验现象来猜测一下4号试管中肯定含有什么离子?可能含有什么离子?〔肯定含有氯离子,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
下面向5号试管中滴加稀硝酸,有实验现象吗?〔没有好的,那现在所有的实验都做完了,那下面就根据实验现象再次进行一个详细的解释。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老师提问]:通过这一系列的实验我们是不是可以总结出一个检验氯离子的操作步骤呢?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问题。
.
8 / 17
[教师总结]:同学都总结的非常好,老师再将它梳理一下。首先向试液中滴加适量的稀硝酸酸化,除去影响判断的杂质离子,例如碳酸根离子等,接下来再向试液中滴加AgNO3溶液,如果此时仍然有白色沉淀,则说明试液中含有氯离子。
[学生回答]:、、、、、、
小结内容,深化记忆。
七、教学评测和反思
对学生学的评价: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关于氯气的知识,学生都知道自来水厂是用氯气来消毒自来水的,并且学生也了解氯气可以消毒的原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不稳定性和氧化性。学生也基本了解了检验氯离子的原理:Ag++Cl- == AgCl↓
在实验中,学生认真观察实验并思考问题,正确判断出2和3号试管中,哪个试管中是NaCl溶液,哪个试管中是Na2CO3溶液。通过实验,总结,学生基本掌握了氯离子的检验方法:首先向试液中滴加适量的稀硝酸酸化,除去影响判断的杂质离子,例如碳酸根离子等,接下来再向试液中滴加AgNO3溶液,如果此时仍然有白色沉淀,则说明试液中含有氯离子。
.
10 / 17
对老师教的评价:帮助学生复住自来水厂是用氯气来消毒的。一步一步引入氯离子的检验,讲解氯离子的检验原理。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观察实验,,老师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让他们独立思考思考并回答问题,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邀请学生和老师一起做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实验,让学生基本掌握了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反思:1、板书字写得不好看,以后要多练,而且有一些之前准备的板书,到上课的时候由于紧张和时间紧,忘记写上去了,这个之后也要注意。
2、课堂的开放性不够。我觉得可以把整节课设计成探究式教学,把干扰
“氯离子的检验”教学设计说明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