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安得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比赛案例
(送审稿)
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2006-10-12
目录
目录 2
前言 4
一、背景 6
二、物流信息系统--逼出来的自我开发能力 9
三、用什么来支持定价? 12
四、呼叫中心--演绎”全程掌控”新理念 13
五、运费如此就上升了20% 15
六、集思广益的P分公司共同配送 21
七、供应链上不同企业物流系统集成 23
八、花城分公司路在何方 25
九、这次投标有把握吗? 29
十、A经理的担忧--仓储设计 33
十一、主动的持续补货 47
十二、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49
十三、仓库选址 51
十四、配送增值服务 53
十五、南京--杭州对流运输 55
十六、要么扭亏,要么下课 65
十七、铜川J客户的经营分析报告 69
十八、W公司RDC到底应该设立多少个? 73
十九、安得物流应该如何转型? 82
尾声 91
附件1 客户类型对照表 92
附件2 分公司对照表 93
前言
根据教育部2006-2010年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5年工作计划,决定从2006年开始在全国高校开展“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物流教指委领导和委员一致认为,在全国高校开展本大赛,可以为物流专业及爱好物流的学生提供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为全台;可以建立一个向社会群众宣传普及物流知识的平台;可以更好地培养和发现物流人才;同时也有助于树立物流教学指导委员会品牌。因此,大赛的开展对我国物流高等教育地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物流教指委主任黄有方教授、副主任何明珂教授、刘秉镰教授及物流教指委任豪祥秘书长多次就大赛问题进行工作研讨,并授权北京工商大学起草大赛方案,北京工商大学成立了由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教师、研究生和安得物流公司总经理及有关人员组成的课题组,就大赛规则、大赛用案例的编写到广东、北京等地企业进行了调研,对其他类似的大学生竞赛项目的竞赛规则进行了研究,于2006年8月初完成了大赛文件的起草工作。
为了真正通过大赛培养学生对物流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物流教指委认为比赛案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大赛的水准。如何保证征集、编写出的案例既具有包括各种信息的深度,又具有发散设计空间的广度;既有轻松畅快的语言,又有令人回味无穷的思索,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令人鼓舞的是,当安得物流有限公司(/)的卢立新总经理听说策划这样一个物流设计大赛之后,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给予了大力支持。安得物流公司是国内物流业界有代表性的企业,公司发展迅速,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国内物流企业遇到的普遍问题,安得公司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选用安得公司作为本次大赛的案例不失一般性和典型性。北京工商大学大赛方案设计课题组成员前往安得公司进行调研工作时,得到了安得公司的热情接待和充分配合,北京工商大学课题组即与安得若干管理层人员组成了案例编辑组,经过大家3个星期的努力,终于编写完成了案例初稿。
2006年8月4-6日,物流教指委和第六届高校物流教学研讨会的代表对案例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课题组对这些意见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同时,由于安得物流公司协商,在2006年8月中旬-9月底期间,课题组对案例进行了多次修改和讨论,最终提出讨论稿, 2006年10月12日在北京召开了由教指委主要领导和部分委员、企业代表参加的
“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方案及案例专家评审会,最终确定了第一届大赛用案例。
此次采用的案例,其内容完全来自于安得物流有限公司的真实信息,反映了安得物流公司的真实物流过程,有大量的真实数据,可以让参赛选手充分了解公司状况;又有很多现实的物流问题,等待同学们发挥想象的翅膀去解决。
为了保护案例中涉及到的安得公司客户的商业秘密,本次案例中的客户名称一律用代码或化名代替,但这不影响参赛选手对事件真情的理解。
案例的编写,本着尊重事实,又不失趣味性和科学性的原则,以最大的努力去提供供同学们进行物流设计的背景。当然,作为案例,并不能包含所有的不确定的信息和数据,以及一些外部环境信息,但同学们一定不要忽略这些重要的信息,也许就在这些未知中潜藏着细节见真知的魅力,因此在大赛中建议同学们对不确定的环境进行适当的假设。
案例编写和修改工作进展得很顺利,使得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得以如期举行。在此要感谢安得物流有限公司给予本次大赛的帮助,公司卢立新总经理亲自执笔总结自己解决物流问题的经验和体会,并就案例的编写体例、编写分工等提出了要求,王鲲部长、刘春生部长广泛发动本部门的员工提供案例脚本,没有安得公司大公无私的奉献,在校大学生们就不可能得到物流运作过程中的许多真实秘密,企业提出了问题,现在是大学生
第一届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比赛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