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地球物理学第1课.ppt


文档分类:研究生考试 | 页数:约3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地球物理学第1课
学时:48
绪论:2学时;
重力勘探: 12学时;
磁法勘探: 12学时;
电法勘探: 10+8学时;
综合地质地球物理方法:2学时;
复习考试:2学时
成绩评定:
作量大。
仪器贵重
磁法勘探
--以岩、矿石间的磁性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与研究天然及人工磁场的变化规律来解决地质问题的方法。
--用途:寻找磁铁矿(直接找矿);
寻找含磁性矿物的各种矿产;
地质填图;
地质构造等。
--特点:理论成熟,轻便、快速、成本低 。
但应用范围不够广。
各方法的概念、用途、特点
电法勘探:
--以岩、矿石间的电性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与研究天然及人工电场的时空变化规律来解决地质问题的方法。
--用途:地质构造;
寻找油气田、煤田;
寻找金属与非金属矿产;
水、工、环地质问题等。
--特点:三多:参数多,场源多,方法多;
二广:应用空间广,应用领域广。
但受地形及外部电磁场干扰大。
各方法的概念、用途、特点
地震勘探:
--以岩、矿石间的弹性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与研究地震波的时空变化规律来解决地质问题的方法。
--用途:地层分层;
地质构造;
寻找油气田、煤田;
工程地质问题等。
--特点:探测深度大,精度高。但要放炮,工作难度大,破坏环境。
各方法的概念、用途、特点
放射性勘探
--以某些元素具有天然和人工激发的核辐射特性为基础,通过观测与研究核辐射场的时空变化规律来解决地质问题的方法。
--用途:放射性铀、钍矿;
与放射性元素伴生的稀有、稀土、钾盐矿;
寻找油气田、煤田;
寻水;
构造;
环境监测等。
--特点:不受环境干扰,高效、方便、低成本、可确定矿石品位等优点。但探测深度浅。
各方法的概念、用途、特点
放射性勘探的分类
天然核辐射法:γ测量法;
α测量法。
人工核辐射法:x射线荧光法;
中子法;
光核反应法。
各方法的概念、用途、特点
地热勘探
--以岩、矿石间的导热性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与研究地热场的时空变化规律来解决地质问题的方法。
--用途:地热田;
地质构造;
预测油气远景区;
间接预测金属矿;
预测矿山热害等。
--特点:可用航空照片、红外照片方法测温,快速、高效。但受气候、环境干扰大。
各方法的概念、用途、特点




2、按工作环境分类
(1)石油物探:主要勘察石油和天然气的储存位置和储存状态;
(2)煤田物探:主要解决煤田地质构造和煤层分布问题;
(3)金属与非金属物探:主要寻找各种固体矿产,如铜、铁、铅、锌等;
(4)工程物探:解决各种岩土工程勘察问题,如地基勘察、桥梁、隧道、水库等的选址,地下管线探测等;
(5)放射性物探:寻找放射性铀、氡等与核工业有关的材料。
3、按探测对象分类
(1)天然场法(或被动源法)
利用地球天然物理场或者物性差异。如磁法勘探、重力法、地热测量法、天然地震等
(2)人工场源(或主动源法)
地球物理场由人工激发,通过控制场源的激发方式和功率大小等,改变探测深度及不同地质探测对象。如电法勘探、人工地震等。
4、按场源性质分类
五、 物探的应用范围及应用条件
(一) 应用范围
1、全球构造研究:如海底扩张、板块构造、大陆漂移、地壳厚度等;
2、地质工作的各个阶段
(1)在小比例尺的地质填图:探测结晶基底起伏及内部构造;划分大地构造单元(如槽、台界线);研究沉积岩构造、追索深大断裂。
(2)在大比例尺地质填图中:确定岩层接触带、

地球物理学第1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无需盛会
  • 文件大小507 KB
  • 时间2022-02-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