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鸡汤:大学千万别合群!
我观察到的一个普遍在我周边的现象,比方说宿舍人全在宿舍呆着,各玩儿个的,只要我背上书包去图书馆学习,其他几个立即激灵起来,盘问我一遍,然后在那玩儿也玩儿不下去,甚至直言一看到我去学习,他们心理就难受。反鸡汤:大学千万别合群!
我观察到的一个普遍在我周边的现象,比方说宿舍人全在宿舍呆着,各玩儿个的,只要我背上书包去图书馆学习,其他几个立即激灵起来,盘问我一遍,然后在那玩儿也玩儿不下去,甚至直言一看到我去学习,他们心理就难受。我感觉很不理解,大家都是大学生了,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呢?
我总结一下,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呢?我认为“每个人都渴望进步,都希望自己更加优秀,不愿意自己沉沦下去,只是我先迈出了一步,其他人呢,‘你等等我,我穿上鞋子……’。”道阻且长,还好方向对了 ( ·??·? ) get!
很多人都宁愿坐在图书馆里哭,也不要躺在宿舍里笑。没错,我们的目标是让别人心慌!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每个人都不想垫底,所以看到别人努力就会紧张,生怕别人比自己优秀,生怕自己成为垫底的人。大学普遍存在一种“模仿”现象,这个阶段的孩子,其实人生目标并不明确,年轻又有活力,所以看到别人做什么事好像挺牛的样子,越是跃跃欲试想要模仿。
其
实大家都是经历过高中的苦难,大家考上本科,大一相对于高三,无论是学习担子还是心理上都有很大的落差,渐渐的大家习惯于窝在宿舍打游戏,或者看电影,诸
如此类。可一旦有人想到了自己上大学是要学习的,并突然背上书包出去学习,剩余人的“高三心理”(我暂且称为高三心理)开始发挥作用,大家高三时看到别人
学习,自己肯定不愿意落后他人,即使眼睛累的发涩,还是要端起笔记,无论记住记不住,都要寻求一种心理上的安慰。
比如大学时候有计算机考试,全国二级三级什么的,学校让大家都去考二级。然后我脑子一咕噜,考个计算机三级玩玩。——然后我通过了(那时候是不用考二级的,可以跳着考)。
于是若干妹子咨询我,容易吗?看的什么资料?表示也要考。我说,我以后职业定位就是计算机开发,你如果不做这行你没必要跟着我考啊,二级就够了啊……后来大三我自学日语,通过了N2和大学日语四级……于是若干妹子又跑过来问,容易吗?好考吗?表示也要学。我说,我以后职业定位是对日开发,你如果不打算做日语相关行业你就不要跟我考……
你们学别人不累么?你们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么?你们有未来的规划么?你们知道自己需要掌握什么技能么?自己越没有目标的人,看到别人努力越是紧张。因为他们不知道向哪个方向努力,甚至根本就不愿意努力。只要有目标,有了方向,我管你上哪儿学习上哪儿玩啊,我自己乐在其中,我为了我的规划奋斗努力,我充实着呢,谁还管你啊。你去食堂买饭,肯
反鸡汤:大学千万别合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