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山镇中心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题
学科
语文
班级
三(2)
课时
第2课时
设计者
李代金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组教材中的两首古诗和三篇课文都是围绕“观察和发现”这一主题编排的,工山镇中心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题
学科
语文
班级
三(2)
课时
第2课时
设计者
李代金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组教材中的两首古诗和三篇课文都是围绕“观察和发现”这一主题编排的,文章的形式多样,“观察和发现”这个训练重点,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帮助学生认识观察的重要性、学会观察的方法、形成观察的能力和习惯”这个目的去展开.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 “均匀”、 “重叠”、 “空隙”、 “叶柄”、 “触角”、 “痕迹"、 “逐渐”、 “休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4.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四、教学资源准备
电子课本及同步资源
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本课的生字,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打开本子,听写.
媒体出示,快速纠正:
虎 占 铺 均 匀 叠 茎 柄 触 痕 逐
2.做回记录员:听写句子。
爬山虎的叶子长大了,绿得那么鲜艳,让人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说明:课前字词句的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积累关于字词的基础知识。
二、研读课文,加深感悟
1.师:叶圣陶爷爷不仅喜欢观察,而且会观察。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地铺满墙,这跟它的脚有密切的联系,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者笔下爬山虎的脚,看看作者是怎么观察的,又是怎么写的,自由读课文。
2.课文的第3、4、5小节介绍了爬山虎的脚,就让我们分小组来学习这几节吧!
3。媒体出示“学习小提示”:
(1)用喜欢的方法读第3、4、5小节.
(2)用“ ”划出写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长得怎么样的句子,并试着完成填空: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 反面,形状像 ,颜色是 ________的.
(3)用“~~~”划出写爬山虎怎样爬墙的句子。
4.学生交流
师:谁来交流第一个问题。(指名读)
(1)媒体出示: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2)小结:爬山虎的脚多有趣啊!
(3)教师引读。
(4)反馈填空,教师板书.
板书: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形状:……像……
颜色:嫩红
(4)蜗牛的触角与爬山虎的细丝有什么相似呢?(作者以蜗牛的触角来生动形象地比喻
爬山虎的脚 (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