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学内容:
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例4.
教学目的:
1、知识技能
结合详细情境,让学生探究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方法
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学内容:
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例4.
教学目的:
1、知识技能
结合详细情境,让学生探究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方法
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开展合情推理才能和初步的演绎推理才能,浸透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精品文档请下载)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运用的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考虑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确实定性,获得成功的喜悦。(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学重点:
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二、 情境引入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同学都会计算,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三、 自主探究
1、引导:圆柱的体积和什么有关?
2、提示:
(1)以前学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对我们研究圆柱体体积有帮助吗?
(2)你觉得圆柱的体积和什么有关系?你能猜一猜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吗?
3、合作交流:怎样将圆柱体转化成一个长方体呢?
4、总结
5、演示操作
(1)这是一个标准的长方体吗?为什么?假设分割得份数越多,你会有什么发现?
(2)电脑演示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的过程(从16等份到32等份再到64等份)
6、组织讨论
(1)圆柱体转化成一个长方体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你有什么发现?
(2)根据学生的观察、分析、推想,老师完成板书: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3)你的猜测正确吗?学生齐读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7、小结:
要想求出一个圆柱的体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8、学生自学第8页例4上面的一段话:用字母表示公式。
学生反响自学情况:
v=sh
四、稳固开展
1、完成第9页的“试一试”。
集体订正,说一说圆柱体的体积还可以怎样算?
2、完成第9页“练一练”中的两道题(只列式,不计算)。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样学会的?
设计考虑: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和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亲密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开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在本节课中,我从生活情境入手,先复习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然后顺势提出“如何计算圆柱体的体积”这一全课的核心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猜测、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了“做数学”,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满足。在体验“生活数学”的过程中,学生理解和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获得了个人生存和开展的必需的数学。(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鼓励学生独立考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
10月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