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关注的《西安市2004—2020城市总体规划》已基本完成。
为了适应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城市在建设中出现的新的规模、特色、交通、形态等问题,西安此次总体规划从宏观层面和战略发展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了如何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规划》所确定的基本农田;湿地:指浐灞三角洲、泾渭三角洲、沣渭三角洲等两河流域交叉地带;秦岭自然保护区:指根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西安市加强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所划定的生态保护线; 生态绿地、河湖水系及历史地貌:指湿地和生产防护绿带、河湖水系的防洪线以内、自然塬坡。大遗址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界定的保护区域:指四大遗址、古陵墓区、寺庙院落等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绝对保护区;城市断裂带:指西安市不适合建设的城市断裂带。
七、几项重点规划
----城市交通:西安是全国六大交通枢纽城市之一,未来西安将建成面向国际的航空运输中心、国内重要的公路和铁路交通枢纽、西部最大的物流中心,构筑以高速公路、铁路为构架的陆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城市交通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和交通一体化战略,分散老城区交通压力,形成“棋盘”加“环”加“放射线”的“三横三纵三环八放射”路网格局。
未来我市将建成6条轨道交通线,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快速公交为补充,普通公交为辅助的多元化,快速、高效、环保的西安都市圈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上。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维护西安“世界著名古都”地位,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突出古城精华,挖掘文化内涵,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
主要保护自然历史环境、城市历史格局、大遗址、历史街区、其它物质类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地下文物、古树名木等八类。
保护体系分为四个方面,包括南部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带,中部历史地貌河湖水系保护带,北部台塬古遗址、古陵墓保护带和城区历史名城保护带。
老城保护与更新规划采取“只拆不建、多拆少建”的措施,逐步降低明城墙以内的居住人口密度,外迁行政机关,减轻老城的交通压力,依托老城内的文物建筑和历史街区,发展商贸、旅游、文化产业,
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品质,保持老城的活力。
----城市生态绿地规划:到2010年,全市绿地率到达35%,绿化覆盖率到达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均到达
10平方米,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均到达6平方米;进入国家级园林城市行列。到2020年,绿地率到达45%,绿化覆盖率到达5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均到达12平方米,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均到达8平方米,进入最正确人居城市行列。
在全市范围形成市域、市区、主城区三个层次的绿地系统。市域建设“面山环水”的良好生态基质,成为市区宏观的绿色生态背景;市区确定“三环八带”的廊道绿化骨架。主城区采取“生态基质—绿色廊道—绿地斑块”相互叠加的复合生态绿地系统格局,均衡布局绿地,形成遍布城市的“内小外大、内密外疏”的绿地系统。
西安市1995-2010年城市总体规划》简介
一、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西安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古城,我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及高新技术产
业基地,北方中西部地区和陇海兰新地带中心城市之一,陕西省省会。
西安今后的发展要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同时,以科技、旅游、商贸为
先导,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电子、机械、轻工等工业的改造,优先发展高新
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把西安建设成经济繁荣、功能齐全、环境
优美、具有自已历史、文化特色和现代文明的社会主义外向型城市,成为世
界一流的历史名城和旅游胜地,进而实现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宏伟目标。
二、规划的范围与规划年限
城市规划法规定:“本法所称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
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据此,这次
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的中心城市规划范围:包括新城、碑林、莲湖、雁塔、未
央、灞桥、阉良、临潼区等八个区的全部行政区域以及长安、高陵两个县的
部分行政区域,总面积1288平方公里。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
的区域为西安市行政区域9983平方公里。
近期:1995年-2000年 中期:2001年-2005年
远期:2006年-2010年 远景:2010年-2020年
三、城市发展规划
新的规划确定到2010年中心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在310万人,城市用地为
275平方公里。形成中心城市、卫星城市、星罗棋布的建制镇三级城镇体系。
中心市区的临近组团和外围的卫星城各具特色,并有相对独立性,从而构成
以中心市区为核心,具有多层次、多功能、众星捧月的城市的集群。将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全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