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护理病历书写规范及质量控制
现在学习的是第一页,共52页
一、基本概念
1、何为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2、何谓病历书写:是指医务人员通数:自入院日起用阿拉伯数字连续填写至出院日。
(3)、手术(产)后日数:以手术(产)后第1日,用红墨水或红碳素笔以阿拉伯数字连续填写至手术(产)后第14日为止。
若患者术后14天内行第二次手术,如第一次手术后第7天,第二次手术后3天,填写3/7;若术后14天内行第三次手术,填写1/3/7,应连续记录至最后一次手术的第14日为止。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六页,共52页
三、体温单书写规范和质量控制
3、体温单40℃-42℃之间填写内容包括
患者入院、转入、转出、转院、出院、手术、分娩、死亡等内容,应记录在40℃-42℃之间,时间记录具体到分钟,以24小时计,以中文竖写在相应格内,“手术”可不写具体时间。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七页,共52页
三、体温单书写规范和质量控制
4、低栏填写:内容包括:体重(kg)、血压(mmHg)、身高(cm)、大便(次)、小便(次、ml)、入量(ml)、出量(ml)、页码等。
(1)体重、血压记录:入院当天应有血压、体重的记录。并记入相应栏内,患者入院后测量血压和体重的频率按医嘱要求执行,无医嘱每周记录1次。入院时或住院期间因病情不能测体重者,分别在体重栏内用“平车”或“卧床”文字表示。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八页,共52页
三、体温单书写规范和质量控制
(2)大便记录:
①每24小时记录一次,以阿拉伯数字表示。无大便记“0”;大便失禁或人工肛门以“※”表示。三天以内无大便者,根据医嘱进行处理。处理后大便次数记录于体温单内。
②灌肠以“E”表示。如“0/E”表示灌肠1次后无排便;“1/E”表示灌肠1次后排便1次;“1-2/E”表示灌肠前有1次排便,灌肠后有2次排便;“3/2E”表示灌肠2次后排便3次。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九页,共52页
三、体温单书写规范和质量控制
③特殊情况需记录大便量时,以斜线区分大便次数与大便量,斜线上表示大便次数,斜线下表示大便量。如2/500表示大便2次,大便量500g。需要密切观察大便量,还应将每次量记录于患者护理记录单内。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页,共52页
三、体温单书写规范和质量控制
(3)小便记录:
每24h记录1次,以阿拉伯数字表示。若导尿,留置尿管用(ml/C)表示,尿失禁以“*”表示。
(4)输入液量记录根据医嘱及病情需要汇总填写24h静脉输入液量。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一页,共52页
三、体温单书写规范和质量控制
(5)入量和出量记录根据医嘱及病情需要汇总填写24h总入量、总出量。
入量包括:药物、输液、饮食量等,以ml为单位。
按医嘱及病情需要如实填写24小时总量,并记录在相应时段栏内,如16日晨所统计的前24小时量,应记录在15日时间栏内。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二页,共52页
三、体温单书写规范和质量控制
5、体温、脉搏、呼吸、曲线绘制
(1)按规定每天为患者测量体温、脉搏、呼吸1~2次,将测量结果绘制在相应时间格内。
(2)异常体温测量和体温曲线绘制
① ~℃之间者,每天4次,至正常3天后改为每天测量1~2次。
②℃以上者,每4h测量1次,至正常3天后改为每天测量1~2次。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三页,共52页
三、体温单书写规范和质量控制
(二)体温、脉搏、呼吸曲线绘制质量控制要求
1、用蓝笔绘制。符号为口温以蓝“●”表示;腋温以蓝“×”表示;肛温以蓝“⊙”表示。相邻两次体温之间用蓝线相连。
2、高热患者物理降温半小时后,将所测体温绘制在降温前同一纵格内,以红“○”表示,升高向上,降低向下,用红虚线垂直相连,下一次体温应与降温前体温用蓝线相连。经物理降温处理后所测体温不变者,应在降温前体温点外以红“○”表示。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四页,共52页
三、体温单书写规范和质量控制
3、患者体温不升,低于35℃者,用蓝墨水笔在35℃线下顶格竖写“不升”,前后体温均“不升”者,两次体温相连。
4、 患者因病情需要测量体温24h超过6次,给予物理降温后的体温,应记录在护理记录单。
5、测体温时,如果患者不在病房或请假,应在本班时间段内尽量补测,若确实无法补测,记录在35℃以下相应时间栏内,用蓝墨水笔竖写“病人不在”。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五页,共52页
三、体温单书写规范和质量控制
6、脉搏、心率用红笔绘制。脉搏以红“●”表示;心率以红“○”表示;相邻两次脉搏或心率之间均用红线相连。
7、脉搏与体温重叠时,先绘体温,再将脉搏用红“○”绘于体温外
护理病历书写规范及质量控制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