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挑脚手架怎么挑?
/\
2017-12-10
1型钢悬挑脚手架技术参数
案例工程采用悬挑式脚手架,其搭设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
搭设高度/
<20m
钢管类型、
①48X
脚手架排数
双排
立杆横距/m'
立杆纵于10cm,伸出里排纵向水平杆25cm,
距结构外边缘10cs上、下小横杆在立杆处交错布置,同层的相邻小横杆在立柱处相向布置,如下图所示。
小横杆位置图
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底座下皮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用
“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立杆底座存在高差处,将高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
1)大横杆置于立杆里面,每侧外伸长度为150mm£右。
2)外架按立杆与大横杆交点处设置小横杆,两端固定在立杆,以形成空间结构整体受力。
3)脚手架外侧立面的两端向里全立面设置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应采用3个旋转扣件固定。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剪刀撑搭设角度为45〜60度之
间。
脚手板的铺设
1)首层隔离层和施工操作层满铺钢笆片脚手板,做到严密、牢固、铺平、铺稳,不得超过50mm勺间
隙。
2)架体上满铺钢笆,钢笆外形尺寸为1000mm<700mm①******@80钢笆点焊必须牢靠,外涂防锈油漆。
钢笆应铺满、铺设平稳,用扎丝与钢管扣牢。
3)架体与主体结构的间距超过300mm寸,每层须满铺钢笆,防止物体坠落,铺设时不得有超过50mm
的间隙,同时严禁留有探头长度大于150mm勺探头板。
4)钢笆片要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且采用对接平铺,4个角用直径的镀锌钢丝固定。
铺钢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的构造
1——立杆;2——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4——竹笆脚手板;5——其它脚手板
安全防护
1)脚手架外侧使用建设主管部门认证的合格绿色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且将安全网固定在脚手架外立杆里侧。
2)选用塑料扣或尼龙绳张挂安全网,要求严密、平整;作业层下用安全平网严密防护,施工层以下每隔10m以内封闭一次。
3)脚手架外侧必须设高的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杆,顶排防护栏杆不少于2道,高度分别为和。
4)脚手架内侧形成临边的(如遇大开间门窗洞等),在脚手架内侧设的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杆。
5)脚手架上门洞、出入口构造如下图所示。
门洞口及出入口构造图
6)安全通道口、电梯进出口、卸料平台出入口等主要出入口需要在架体设计和施工时准确定位具体位置,必须按部位设置架体分离(包括埋件、型钢、大横杆、立杆、小横杆、连墙件等等),以便后步出入口的施工。
连墙件布置原则
考虑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均采用2步3跨的形式,即横向间距不得大于3m,纵向间距不得大于,所
有连墙件采用双扣件连接。局部高支模范围通常可以布置为三步三跨、两步三跨以及两步两跨等,一般每个连墙件覆盖面积在20~40平方米,具体应根据受力点的分布位置综合考虑。连墙件的布置应靠近主节点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应优先采用菱形布置,或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连墙点的位置要求
在与立杆和大横杆相交的接点处,离节点的间距不宜大于300mm连墙杆必须从底部第一根大横杆处开
始设置,沿整片脚手架错开均匀布置。在脚手架周边的端头(包括顶端)以及转角处,要加密连墙杆。拉结点在转角范围内和顶部处加密,即在转角lm以内范围按垂直方向每设一拉结点。
刚性连墙杆采用如下做法
1)现浇混凝土的梁板上预埋竖向短钢管,然后用连接短钢管一端与预埋竖向短钢管用直角扣件连接,另一端用直角扣件与立杆连接,并增加①12的钢筋软拉和钢管顶件。
2)短钢管、扣件与钢筋混凝土柱连接,如图所示。
3)架体与剪力墙连接处,采用止水螺杆外套钢管与架体连接,如下图所示。
4)施工过程中当个别连墙杆被拆除后在相当一段时期内难于补上时,应采取在附近添设一个临时的连墙杆,限制施工荷载或加强横向刚度等。
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按规定要求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拉结点示意图(三)
外墙装饰阶段拉结点,也须满足上述要求,确因施工需要除去原拉结点时,必须重新补设可靠、有效的临时拉结点,以确保外架安全可靠。
2道护身栏杆离脚手架的
外脚手架的防护
在铺设脚手板的作业层脚手架外立杆的内侧绑两道牢固的护身栏杆和挡脚板。
高度分别为和,紧贴外立杆内侧安设2道水平钢管。挡脚板宽度在180mmfe右。架体须超过施工操作层〜
高,中间须加防护栏杆。
架体搭设高度满挂绿色密目
悬挑脚手架悬挑方式及要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