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甄别功能 凸现评价主体
--浅谈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创新
镇江市中山路小学 张中香 学科:小学数学
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决定给定学习任务被掌握的程度,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对学习者分等或鉴定,而是帮助学生和老
淡化甄别功能 凸现评价主体
--浅谈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创新
镇江市中山路小学 张中香 学科:小学数学
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决定给定学习任务被掌握的程度,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对学习者分等或鉴定,而是帮助学生和老师把注意力集中在为进一步进步所必需的特殊学习上。在传统的数学学习评价中,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功能,评价主体单一,主要是老师,评价形式单调,主要是考试,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造成他们心理上畏惧评价。评价在改进学习方式、鼓励学习热情等方面的作用得不到发挥。针对这一现状,我们从凸现学生评价主体、让学生亲近评价着手,改革数学学习评价,获得了一定成效。
一、练写“学习反思”,在自我评价中亲近评价
让学生亲近评价,首先要消除对评价的畏惧心理,使他们感到评价不仅仅是老师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自己的事情,评价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把学生定分成三六九等,而是为了考察自己的学习状况,为下一阶段更好地学习提供帮助。为此,我们引导学生练习写“学习反思”,来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体验评价对于自身学习的重要意义,从而融入评价之中,亲近评价,感受评价的乐趣。
“学习反思"就是以“一日一思"、“一课一思”、“一题一思”等形式,写下自己学习的感受。可以写学会新知识的快乐、发现新的解题方法的喜悦和知识运用于理论的体会,可以评析解题失误的原因、总结经历教训;可以把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其他同学相比来找差距;也可以对老师的教学、教材的编写提出异议等。老师要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反思”,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还要定期翻阅学生的“学习反思”,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对自我评价恰如其分的同学提出褒扬;也要从中获取教学反响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例如,有位同学在学习了“圆面积的计算”后,在反思中写到:我觉得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多是一些简单重复的练住了,用不着计算那么多圆的面积。我多么希望老师能布置一些灵敏的、,在数学练习的设计中要注意层次,讲究个性,不能“一刀切”。
二、尝试“自拟试题”,在互相评价中凸现主体
好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学生修改同伴的作业或试卷,“评价者”的角色效应。当他作为评价主体去评价别人的时候,心理上就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也有一种“为人师者”的尊严感,所以必须慎重对待,细心评判。因此,在教学中多采用互相评价的方式,能较好地凸现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产生较强的学习推动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
互相评价的形式很多,如评价别人发言、,但学生仅仅是参和“评改”,“自拟试题”的形式,让学生参和完好意义上的互相评价。详细做法是,在一个知识点、一个单元学习之后,学生对照学习目的,根据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和应该到达的程度,自拟一张检测练习题,给同学做,然后再进展修改,对同学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这种互相评价方式,能最大程度地凸现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
淡化甄别功能凸现评价主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