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宏观调控篇
第十章货币需求
第十一章货币供给
第十二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第十三章货币政策
.
1
第十章货币需求
结构:
一、 货币需求及其决定因素
二、传统货币数量论
三、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四、现代货币数量论
.收入是相关的,但是他的发展在于:利率对投机货币需求具有更重要的影响。
.
11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1、平方根定律:交易货币需求是收入的递增函数,也是利率的递减函数。交易性货币需求存在最优规模。
“平方根公式”
2、立方根定律: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也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3、托宾:资产组合理论、风险的回避者、爱好者和中立者。
.
12
鲍莫尔和托宾提出的。
强调利率的影响
鲍莫尔认为,即使是交易动机之下,人们也不会完全持有现金,而是也会持有非现金资产。待需要交易时再将非现金资产转换成现金。
假设
(1)人们有规律地每隔一段时间获得一定量的收入,而支出是连续的和均匀的
(2)人们将与该交易所需资金额相等的一笔闲散资金,用于投资债券从中获得利息,然后再每隔一段时间这部分债券售出收回现金以应付日常交易;
(3)每次出现变现即出售债券与前一次的时间间隔及变现量相等。
1、平方根模型
.
13
1、平方根模型
设Y为交易者收入,每次支取数量C,从而总共将支取的次数为Y/C。
每期持有现金来满足交易性货币需求会发生两类成本:
一是机会损失,为(C/2)r;
二是转换成本,为(Y/C)b,其中b为每次转换现金时发生的经纪人费用。
设总成本为TC,有: TC=(C/2)r +(Y/C)b。
,我们求上式关于C的一阶导数,并令其等于零:可得:
整理得:
.
14
1、平方根模型
由于平均说来,持有的交易性货币余额为C/2,所以有,
由于这一货币需求等式中有平方根,故又称“平方根法则”,
注意:利率变化一定的比例并不引起货币需求同比例的变化
.
15
惠伦提出的
惠伦认为,影响最适度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因素有三个:一是非流动性成本;二是持有该现金余额的机会成本;三是收入和支出平均值的变动情况。
机会成本,是指持有这些现金而需要放弃的一定利息收益。设r代表利率,L12代表预防性现金平均持有额,则该机会成本就是L12·r
非流动性成本,即少持有或不持有预防性货币余额而可能发生的损失。如果人们持有较易转换成现金的资产(如各种票据),则非流动性成本等于由非现金资产转换成现金的手续费。设b代表每次将非现金资产转换成现金的手续费,P代表一定期间内这种转换的可能次数或可能频率。因此,非流动性成本就是P·b。
2、立方根模型
.
16
那么,P如何预测呢?(即流动性不足的概率?)
这要借助切比雪夫不等式(它是一个概率论定理):若随机变量X的均值为E(X),方差为D(X),则有
P{︱X-E(X)︱≥ε}≤D(X)/ε2,其中ε>0。
切比雪夫不等式的应用:设X为净支出并遵从某一随机分布,且均值为零,方差为S2,则比照切比雪夫不等式,有:
P{︱X-0︱≥L12}≤S2/L122
为谨慎起见,设流动性不足的概率P{X>L12}等于S2/L122
则有:TC= L12·r+ P·b= L12·r+ (S2/L122)·b
求L12求一阶导数,并令其为零:
从而有:
这就是惠伦(Whalen, .)的“立方根公式”,它表明:最适度预防性货币余额与净支出的方差及出现流动性不足时的损失呈正相关,与利率的立方根呈负相关。
2、立方根模型
.
17
凯恩斯在货币投机需求理论中认为,人们对未来利率变化的预计是自信的,并在自信的基础上决定自己持有货币还是保持债券,由于各人预计不同,因此总是有一部分人持有货币,另一部分人保持债券,二择其一而不是两者兼有。
然而现实情况却与凯恩斯的理论不相吻合,投资者对自己预计往往是犹豫不定的。一般人都是既持有货币,同时又持有债券,于是许多学者对凯恩斯的理论发表了新的见解。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托宾模型”,主要研究在对未来预计不确定性存在的情况下,人们怎样选择最优的金融资产组合,所以又称为“资产组合理论”。
3、托宾:资产组合理论
.
18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把货币需求当作财富所有者的资产选择行为
.
19
.
20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弗里德曼笼统地认为影响其他资产需求的因素也必定影响货币需求。
:
财富总额及其构成。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与货币需求负相关
持有货币和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货币需求与货币预期收益率成正比,与其他资产预期收益率成反比
其他因素,如主观偏好、制度等。
.
21
第10章货币需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