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抽屉原理 (2).doc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抽屉原理”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 例1教学中适当浸透“平均分”的思想。
例1介绍了一类较简单的抽屉原理。教材编排了两种解释方法,即枚举法和假设法。在引导学生理解假设法时,老师应帮助学生明确“将4枝铅笔放在3个文具盒中,为什么可以先考“抽屉原理”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 例1教学中适当浸透“平均分”的思想。
例1介绍了一类较简单的抽屉原理。教材编排了两种解释方法,即枚举法和假设法。在引导学生理解假设法时,老师应帮助学生明确“将4枝铅笔放在3个文具盒中,为什么可以先考虑每个文具盒放1枝铅笔的情况?”弄清楚该问题,也就帮助学生体会到假设法的根本思想-—尽可能地平均分。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体会两种方法中假设法是更为一般、更为快捷的方法,而且也为学生运用假设法“证明"更复杂的抽屉问题奠定了根底。(精品文档请下载)
2.例2教学中要让学生正确理解“余数”的问题。
教材在例2的编排中是运用有余数除法的形式表达出假设法的核心思路,即5÷2=2……1。学生借助算式可以很快理解该“证明”过程:5本书放进2个抽屉,每个抽屉放进2本,,,很容易让学生将“某个抽屉至少有书的本数”是商加1错误地等同于商加余数。教学中,老师可结合余数不是1的情况,如例2后面的“做一做”,在比照、辨析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屉原理”的本质.(精品文档请下载)
3.例3教学中引导学生尽可能地理解一般性的方法.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将“详细问题”和“抽屉问题”,一开场可能很难找到切入点。因此,例3的编排中通过学生的对话,提示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先猜测再验证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这样编排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猜测、验证的过程中逐步让学生认识到该问题属于“抽屉原理”可以解决的范畴,并在“摸球问题”和“抽屉问题”之间建立联络。教学中随着对该问题认识地逐步深化,应引导学生理解猜测、验证并不具有普适性,解决相关问题时应当尽可能地运用更为一般的方法,找出问题中什么是“待分的东西”,什么是“抽屉”,“抽屉”有几个,再应用“抽屉原理”的一般化模型推理解决。(精品文档请下载)

抽屉原理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ltawn
  • 文件大小11 KB
  • 时间202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