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陈情表教学反思.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学反思模板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教学形式
多媒体课堂教学
老师
李幼婕
单位
广东省阳春市第四中学
课题名称
陈情表
教学反思
反思要点:《陈情表》写于晋武帝泰始三年(公元267年)。公元263年,司马昭遣教学反思模板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教学形式
多媒体课堂教学
老师
李幼婕
单位
广东省阳春市第四中学
课题名称
陈情表
教学反思
反思要点:《陈情表》写于晋武帝泰始三年(公元267年)。公元263年,司马昭遣钟会、邓艾等灭蜀。265年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晋武帝)立即废除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晋武帝初年,为了安抚蜀汉的士族,同时也为了吸引吴国的士族倾心于晋朝,减少将来灭吴的阻力,于是对蜀汉旧臣采取笼络收购的怀柔政策:或任命他们留在中原的子孙为官,,假设不应召,会被认为是“矜守名节”,不和司马氏王朝合作,招来杀身之祸;但此时作者卧病在床的祖母已90多岁,作者实难赴任。为了说服晋武帝,作者巧妙地利用当时皇上“以孝治天下”的幌子,写下《陈情表》,推托祖母年岁已高,无人奉养,要求暂缓赴任。晋武帝只好容许他的恳求,并在生活上给以优厚的照顾。 
  本文是一篇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文章。全文虽缺乏500字,“孝”为核心,将诉情和陈理交融一体,真挚地表达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感情,详尽委婉地说明了自己屡次辞谢晋朝征召的原因,既表达了对晋武帝的感谢之情,又申诉了终养祖母以尽孝道的决心,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最终化解了武帝的疑心,博得了他的同情。同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李之终也。”在当今“孝”这一传统美德被逐渐淡忘的特定时代,对中学生谈谈有关“孝”的内容是非常必要的。当然,作为一篇精典的文言文,我们又不能无视文言知识教学,,针对这样的一篇文言文,我在分析文章内容时,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①“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本文是围绕哪句话表达怀理的?为什么?②文章作者是如何打动皇帝的?通过问题的讨论,学生明确的本文既

陈情表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syhqk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3-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