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指导策略的探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提出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下,用个案追踪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提高总体学习效率。
〔二〕行动研究法 用课题组公开课形式,随时切磋方法,达成共识,形成总结性文字材料,提高教学水平。
〔三〕组织化学课外活动小组 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报名参加课外化学兴趣小组活动,如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趣的化学实验,利用网络资源搜索更多的学习资料,并形成文字材料。
〔四〕观察法 教师观察学生实验的操作、现象、及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做好记录。
〔五〕文献法 通过参考各种文献开扩视野,提高探究水平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0年9月——2011年12月
在此阶段完成课题方案的设计,并请专家论证可行性;制订课题研究计划,申报确定课题;利用网络非网络收集各种实验资料,为课题研究做好前期工作。
〔二〕实施阶段:2012年1月——2012年4月
在此阶段我们进一步学习理论,开展各项课题培训工作;调查探索阶段,开题,启动课题实验,设定实验班或实验个体,操作变量,跟踪观察、调查,收集阶段实验报告,撰写相关实验论文;做好个案分析,进行阶段论证,撰写阶段实验报告,形成化学教学探究模式
的雏形。
〔三〕总结阶段:2012年5月——2012年9月 对实验实施阶段进行总结、反思、归纳和提炼,总结整理研究成果,完成结题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不同于科学家的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的主要区别在于,探究性学习必须满足学生在短时期内学到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学科的结构,所以这个过程在许多情况下都要被简化,比方,提出问题这个环节,在大部分的教学活动中,都是由教师提出问题,或由教材提出问题。在获取事实这个环节,常常是由教师和教材来确定研究方法、步骤、所用材料等,这样就省去了学生设计实验的环节。所以在探究性学习中务必要给学生提供进行完整科学探究活动的时机,这样的活动虽然要用更多的时间,但对学生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是非常必要的。
〔一〕、课堂教学首先成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不能为探究而探究,而应为适宜探究的单元、课题找到问题的切入点。例如《同步学习》上的探究题,期中期末试卷、单元检测上的实验探究题,教材上的活动与探究等。有的探究题侧重于实验仪器和药品的选用,有的侧重于实验的设计创新,有的侧重于物质性质的研究,有的则是课本知识的比照和深入等等,探究的选题和内容确实定也都是开放式的。以教材内容为载体,在课堂内进行探究式教学。由于时间有限,探究的重点必须要有针对性,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宜于探究式学习的教学内容,进行以引导探究型为主的不同探究类型、不同探究水平的教学过程的研究,设计不同的探究性课题进行教学。本课题将以教材为重点进行探究性教学设计,尝试在课堂内进行探究教学。课堂探究教学设计的重点是思考哪些过程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哪些过程需要教师指点、启发,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哪些资料和器材。探究形式可以是整堂课,也可以是片段
课题结题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