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斜塔上的实验.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斜塔上的实验》教学设计
银川十四中 刘继平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人物传记的特点。
2.了解人物事迹,感受人物的科学思想、精神,学习他的科学方法。
3.领会本文构思的巧妙,体会本文记叙和描写相结合的
1
《斜塔上的实验》教学设计
银川十四中 刘继平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人物传记的特点。
2.了解人物事迹,感受人物的科学思想、精神,学习他的科学方法。
3.领会本文构思的巧妙,体会本文记叙和描写相结合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同上2、3条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设计:
一、设疑导入:
拿到文章,先看标题,这是阅读学习的一种方法。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斜塔上的实验”。
不看课文,只看文章标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生说,师可点拨:归纳:(1)谁在斜塔上做实验?(2)做了什么实验?(3)为什么做实验?(4)为什么在斜塔上做实验?(可从目的、意义上思考)(5)实验结果如何?(6)他究竟是什么人?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既然有这么多疑问,那么让我们从课文中寻求答案吧!
自读思考:学生选取自已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自行解决刚才的问题。
3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课文2遍,让学生自主解决自己的疑问,由浅入深把握课文内容和人物)。
三、合作研读
1、全班交流解决(1)-(6)问题,明确:
(1)伽利略在斜塔上做实验。
(2)同时从塔上落下两个不同重量的铅球,在同一时间落地。即自由落体实验。
(3)实验结果是: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同时落在地上。
(4)证明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即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从一高度落下,就会同时落地(或自由落体定律的正确性)。
(5)(点拨:斜塔有什么特点?)斜塔是意大利比萨的著名建筑,知名度比较高,在这里做实验,可以让更多人了解、知道,扩大这个实验的知名度,也使自己的理论传播得更远。(学生获得的可能是较为浅层次的答案)。
(6)伽利略:(出示幻灯片)突出“近代科学论”研究方法“实验法”,及他晚年被教会监禁的经历,突出其科学贡献。
2、思考、讨论、交流:(1)除了这两个实验外,他还做了什么实验?(2)从这个实验上看,你认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3)除了两个实验,课文还写了什么内容?加以概括.(4)他还有什么特点?
(点拔:亚里士多德是什么人?他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什么影响?人们对亚里士多德持什么态度?对伽利略又持什么态度?)
明确:(1)伽利略不轻易相信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即不轻易相信权威,敢于向传播了近两千年的,被人们视为
3
“福音、真理”的错误学说挑战,有超凡的勇气,勇于发现新的东西,信念非常执着、坚定,有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实验、研究(择要板书)。动手制做实验,不怕艰苦,不为名利。
(2)还做了灯摆的实验,发现了摆的规律,即自然节奏原则。
(3)课文除写了两个实验外,还写了伽利略的童年和学生时代。
四、小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本文结构和伽利略的童年及两个重要实验,从中体会到了伽利略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精神,伽利略从教堂挂灯的嘀嗒声中,引发思考,发现自然节奏法则,牛顿从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德从

斜塔上的实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y5186fy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