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绿 色 建 筑 概 论
建筑就是运用物质材料和技术手段所创造的,满足人们进展生产、生活和精神文化等功能及形象要求所形成的一个为人们所享用的物质空间及环境。
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增加环境负荷
日变化
相对湿度与气温变化反相
湿度
年变化
内陆和沿海地区差异较大
风
风的成因
大气环流:造成全球各地差异
赤道和两极温差造成
地方风:造成局部差异,以一昼夜为周期
地方性地貌条件不同造成,如海陆风、山谷风、庭院风、巷道风等
季风:造成季节差异,以年为周期
海陆间季节温差造成,冬季大陆吹向海洋,夏季海洋吹向大陆
海陆风和山谷风
风的测量
测量开阔地面 10m 高处的风向和风速作为当地的观测数据
风速有梯度,地面为 0 m/s,可认为按幂函数规律分布,如:
风玫瑰图
北京地区的风玫瑰图
粗线:全年
细实线:冬季,12~2月份
虚线:夏季,6~8月份
降水
大地蒸发的水分进入大气层,凝结后又回到地面,包括雨、雪、冰雹等
第 7 页
降水强度:24小时的降水总量,单位 mm (或cm)
影响因素
气温
地形
大气环流
海陆分布
我国降水分布
我国降水根本集中在夏季,长江流域在夏初有“梅雨〞
降雪集中在北纬35°以北
二、城市气候
小区风场
城市热岛
建筑布局与日照
小区风场
形成机理
建筑物对来流风的阻碍和聚集作用
小区内太阳辐射导致各外表存在温差而形成的自然对流
不当风场的危害
冬季造成热负荷增加
高风速影响人员行动
夏季自然通风不良
小区风场
建筑的布局对小区风环境有重要的影响。北京,在北风来流 m/s时,局部 m 高处出现 10 m/s 的高风速
城市热岛
热岛强度:热岛中心气温减去同时间同高度〔 m高处〕附件远郊的气温的差值。单位:
第 7 页
℃
城市热岛的成因
自然条件
市内风速、对天空长波辐射:建筑布局影响对天空角系数和风场
云量:市区内云量大于郊区
太阳辐射:市内大气透明度低
下垫面的吸收和反射特性、蓄热特性:地面材料、植被、水体的设置
人为影响:“人为热〞
交通、家用电器、炊事产热
空调采暖产热
城市热岛的成因:下垫面的影响
城市热岛与逆温层
由于自然对流的作用,在地面以上一定高度内形成了一个温度随高度上升的稳定的“逆温层〞,使污染物处于低温区域,阻碍了污染物向上部的扩散,加剧了城市的污染程度。“逆温层〞的影响范围与热岛强度有关,在大城市可达500m高,小城市约为50m。
伦敦的城市热岛
伦敦地区冬季月均热岛强度到达℃〔12 F〕
北京的城市热岛
北京80年代初城市热岛强度为夏季℃,冬季5℃。家用空调的普及和车辆的剧增必然导致近年夏季热岛强度增加。
建筑布局与日照
日照的作用
冬季采暖:充分利用太阳能
自然采光需要:适当的散射辐射
心理需要:冬日室内光斑对人的心理有积极作用
第 8 页
影响因素
纬度:决定太阳高度角和日射强度
建筑布局:决定遮挡情况
目标
冬天尽量多:但太阳高度角低易被遮挡
夏天尽量少:但太阳高度角高不易被遮挡
建筑布局与日照
我国民用住宅设计标准要求每户至少有一个房间满足日照要求。
日影
终日日影:一天中都没有日照
永久日影:终年没有日照
建筑布局与日照
建筑的互遮挡:不同建筑物相互遮挡
建筑的自遮挡:建筑物一局部被另一局部遮挡
日照间距
其计算依据一般是以冬至这一天正午正南向房屋底层房间的窗台以上墙面能被太阳满照。
日照间距系数
日照间距系数定义: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日照间距L与遮挡汁算高度H的比值称为日照间距系数。
。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
建筑的互遮挡情况
永久日影
红线区内为永久日影区
我国气候分区特点
第 9 页
两个分区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标准〞〔GB50176-93〕的五个建筑热工设计分区〔最初主要是为了明确那些地区应该设置采暖〕
民用建筑设计通那么〔GB50352-2005〕的七个建筑气候区划分区〔最初主要是为了制定不同区域的日照标准〕
建筑热工设计分区
建筑气候区划分区
建筑气候区划7个区和建筑热工设计分区5个区的对应关系
三、选址与室外环境设计
——场地平安
——节能设计
——绿化
——水系、地貌
——光污染
——声环境
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
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
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节能节材与室内环境
室外环境保障与控制
〔1〕尊重地形,合理布置建筑、景观
〔2〕利用冲沟,构建立体交通和水体
〔3〕土方精准平衡,
绿色建筑概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