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审核案例QMS.ppt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3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审核案例集锦郭晓宁案例一审核员随向导进入了成品库,发现地面上有一滩水,旁边堆放的成品,有一些已经被水淋湿,包装箱明显变形、损坏;抬头向上望去,原来库房屋顶上,有一个大洞。保管员解释说:这个洞是前些天漏的,因为天气不冷,也没着急报修,没想到昨天下了一场雨,我们已经向后勤部申请维修了。案案例二例二某公司研发中心《TR328A电光分析天平操作规程》规定:天平应放在温度不易改变的室内(温度范围20±2℃)。审核员仔细观看,却没有看见室内有温度调节装置和温度计,主任介绍说,别看规程写的这么严格,实际这台设备皮实着呢,温度差一点不影响它的精度。审核员用随身携带的温度计测量,现场实际温度为27 ℃。案例三管理评审输入资料中,质检部提出,正在使用的一台测量设备-色谱仪,是一台用过多年的设备,并且最近它的状态有时不太稳定,有可能发生故障,需要更新了;总经理对此事的答复是,可以进新设备更换,并指示财务准备资金。审核员到质检部做进一步的了解,发现资金至今没有到位,便问,万一在新设备就位并可以启用前,在用设备就发生故障怎么办?质检部长说,可不是,我也正为这事发愁呢。案例四审核员查到,公司《THP-01型造纸湿强剂生产操作规程》规定的“物料最高温度(反应釜内<保持>温度)”为65~68°C;但《THP-01型造纸湿强剂成品合成记录》中,“物料最高温度(反应釜内<保持>温度)”均低于60度;实际控制温度与规定温度不符。工艺员说:哦,我们近期进行了一次设备改造,提高了效率,以前的有些指标不适宜了。案例五审核供销部时,审核员发现,《合格供方名录》里没有包括:产品包装(编织袋)的供方以及提供产品运输服务的供方;就问供销部长,为什么没有包括这些供方;供销部长说,运输单位又不确定,是根据货物运输量临时找的,有时候就是找个个体运输户,评价起来太麻烦;至于编织袋,不影响我们产品的内在质量,属于B类物资,按公司规定,不用评价。案例六成品库房的一角,整整齐齐堆放着一批成品“试剂盐酸”,审核员走过去一看,被绳子拦住的这批成品的标识牌上写着“不合格品”;库房主任说,这批产品是顾客退回来的,主含量不合格。审核员追踪到供销部,供销部经理介绍,原因已经查明,是质检部一台检测设备失灵导致不合格品当做合格品售出了,不过,现在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审核员问:这批产品销出去多少,怎么处理了?供销部长说,顾客太分散了,不好查,但只要有顾客来退换货,我们都会妥善处理的。案例七试验室主任给审核员提供了公司的《内部标准—原料检验》其中,规定“褐煤”的进货检验项目包括:有机质,水分,腐殖酸;而2009年10月15日和2009年10月31日的《检验报告》中,都没有褐煤的“水分”的检验结果;同时,以上两份检验报告,都没有填写“检验结论”,也没有检验员和审核人签字(章)。试验室主任见状说,这两份可能是当时太忙,疏忽漏填了;水分检验肯定做了,也合格,不然他们早就报告我了。案例八在某门窗加工企业,审核员提出查看中空玻璃加工中的“打胶”和门窗加工中的“压胶条”过程设备的鉴定和人员资格的认可,以及过程参数控制情况的记录。车间主任说:这两个岗位都不是挺关键的过程,而且,岗位上的操作人员都是熟练工,设备也经常维修,生产质量可以保证;这些工作好像没有什么必要吧。案例九审核员查看《压延生产工艺记录》,其中:2011年4月14日13点30分钟记录的“旁辊/上辊”等五项温度值被直接涂抹修改,其中有两项已经辨认不清;2011年4月18日11点15分钟记录的“引离A/引离B”等五项温度值也是直接涂抹修改,并有两项已经辨认不清。

审核案例QMS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utuhlwwue61571
  • 文件大小1016 KB
  • 时间2016-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