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实验十七 伯努利方程与雷诺实验.pdf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实验十七 伯努利方程与雷诺实验
伯努利方程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在不同的情况下,流动流体中各种能量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和规律,加
深对凯、关,溢流管控制高位槽液面,
出口阀 A 调节流量,活动弯头的转动,活动测头结构以及测压管标尺的基准等)。
开动循环水泵,同时注意高位槽中液面是否稳定。
(2)观察玻璃管中有无气泡,若有气泡,可先开循环水泵,再开大出口阀让水
流带出气泡,也可用拇指按住管的出口,然后突然放开,如此按数次使水流带出气
泡,也可拧松活动测压头密封的压盖,以便放出测压点处的气泡。
(3)关闭出口阀 A,开动循环水泵,待高位槽中的液面稳定,观察记录个测压
管液面高度(测压孔同时正对或同时垂直水流方向,两组数据)
雷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液体流层、湍流两种流动型态及层流时管中流速分布情况,以建立感
性认识;
(2)确立“层流和湍流与 Re 之间有一定联系”的概念;
(3)熟悉雷诺准数的测定与计算。
二、实验原理
实际流体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流动型态存在:层流(滞流)和湍流(紊流)。
层流时,流体质点作直线运动且互相平行。
湍流时,流体质点紊乱地向各个方向作无规则运动,但对流体主体仍可看作向某一规则方向流动。
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当管中流速较小时,从细管中引到水流中心处的墨水成
一条线,说明流体质点有规律的沿管轴作直线运动,此时流体流动型态为流层;当
流速逐渐增大时,将发现墨水线开始波动,此时为过渡流(并非一种流型);当流速
增大道到一定数值时,波动的墨水线消失,墨水线一经流出随即散开与水完全混合
到一起,说明此时流体质点紊乱地向各个方向作不规则运动,但主流体仍向一规定
方向流动,此时流动型态为湍流。
实验证明流体的流动特性取决于流体流动的流速,导管的几何尺寸,流体的性
质(粘度、密度),各物理参数对流体流动的影响由 Re 的数值决定。即
dup
Re =
µ
式中 u——流速(m/s)
d——导管直径(m)
ρ——流体密度(kg/m3)
μ——流体粘度(kg/s·m 即 Pa·s)
实验证明: Re≤2000 时为层流;
Re=2000 时为层流临界值;
Re≥4000 时为湍流;
Re=4000 时为湍流临界值;

实验十七 伯努利方程与雷诺实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1188831
  • 文件大小107 KB
  • 时间2022-03-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