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最新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2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育理论根底知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教育理论根底知识
本书适合考前两周复习专用
第一局部 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是世界上第一部 33、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4、教学过程的根本阶段:(1)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4)稳固知识;(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35、主要的教学原那么:(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那么;(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那么;(3)直观性原那么:(4)启发性原那么;(5)循环渐进原那么;(6)稳固性原那么;(7)因材施教原那么。
        36、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37、教学的根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38、常用的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③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⑧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
        39、教学工作的根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40、一节好课的根本要求:(1)教学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 (3)结构合理。上课有高度方案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4)方法恰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沉着自如。
        41、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根本方面。
        4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上下的主要标志。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开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43、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根底。
        44、德育原那么:
社会主义方向性原那么;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那么;知行统一的原那么;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那么;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那么;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那么;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那么;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那么。
        4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那么。
        46、德育的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别的重要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根本途径。
        47、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
        48、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49、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根底。其中观察法是一种最根本的了解方法。
        50、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这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二局部 心理学
5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满意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52、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
        53、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5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
      55、神经系统的根本活动方式——反射。
      5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识的根本特性:      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
      57、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
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58、需要的种类:(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5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开展可分

最新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u2yuwb
  • 文件大小79 KB
  • 时间2022-03-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