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
四年级语文上册
主讲人:
日期:
暮 江 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mù
sè
暮 江 吟①
[唐] 白居易
古诗三首
四年级语文上册
主讲人:
日期:
暮 江 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mù
sè
暮 江 吟①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②半江红。
可怜③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④月似弓。
注释
①[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②[瑟瑟]这里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③[可怜]可爱。
④[真珠]这里指珍珠。
结合注释,翻译此古诗。
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中的一首。
古 诗 鉴 赏
1.“一道残阳铺水中”中为什么不用“照”而用“铺”?简析这个字的精妙之处。
?
题①西林②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③身在此山中。
题①西林②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③身在此山中。
注释
①[题]书写,题写。
②[西林]西林寺,在今江西庐山脚下。
③[缘]因为。
结合注释,翻译此古诗。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坡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