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易发灾害及灾害特征研究.pdf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易发灾害及灾害特征研究*王峤曾坚臧鑫宇摘要:高密度城市中心区是我国发展最为迅速的区域,也是城市中灾害风险巨大、灾害损失严重的区域,对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防灾规划的研究是消除灾害隐患和保障城镇安全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是保障这类重点经济区域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目前我国针对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防灾研究仍留有空白,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仍具有大量的缺环。本文从高密度城市中心区自身特征入手,分析高密度环境与城市中心区各自的孕灾环境机理,结合我国多层次应急预案中所涉及到的灾害类型,总结出高密度城市中心区易发灾害,并通过对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类型的细分,概括出不同类型高密度环境下的城市中心区灾害特征。通过系统性地对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孕灾环境、易发灾害、灾害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防灾规划的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研究基础。关键词:高密度环境城市中心区孕灾环境易发灾害灾害特征目前我国仍处在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发展阶段,城镇化率的不断增长一方面促进了许多新兴中小城市的发展,同时促使大城市、特大城市加速完成全面城市化的进程,给城市特别是城市中心区带来了巨大压力。城市中心区是城市中人口最稠密、各类要素最集中的区域,城市中心区因其巨大的吸引力成为城市人口持续增加、城市建设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城市可供容纳各类要素的空间环境是一定的,这也决定了城市中心区必然会在高密度环境中发展。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灾害发生次数不断增加,21世纪以来世界已发生超过35次重大冲突和大约2500场灾难,20多亿人受到影响,数百万人失去了生命[1]。高密度城市中心区作为城市的核心,其重要地位为其防灾规划提出了较高的标准,同时其自身的特殊属性又对其防灾规划提出了复杂的要求。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口膨胀、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凸显,在城市范围内,城市中心区比城市其他区域面临更多的环境、气候、生态问题,尤其是城市建设与人口、用地之间的矛盾在高密度中心区环境下更突出地表现出来。城市中心区自身系统具有的较强脆弱性,使其在受灾时极易引起灾害的扩大和蔓延,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开展高密度环境下城市中心区防灾规划的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现实问题,也是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城镇群高密度空间效能优化关键技术研究(2012BAJ15B03)1城市灾害及其发展趋势灾害是从人类的角度定义的,一般来说,直接或间接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或与人类相关的生存环境、资源等多种形式损失的现象即为灾害。城市灾害限定了“城市”是灾害的发生地点,且“城市”为灾害的承灾体,同时也包含了城市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对灾害产生影响的内涵。城市作为巨大的承灾体,其人口和各类资源、财富的集中,建成环境的紧密等使其在面对灾害时表现出日益脆弱的状态。城市灾害在发生前、发生时及发生后对城市的影响中表现出多样性、复杂性、人为性、高频度、群发性和连锁性以及高损失性等特征(表1、表2)。目前我国经济仍处在持续快速增长阶段,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社会等的矛盾均可成为潜在的人为致灾因素,城市灾害表现出灾害次数上升、灾害强度增加的趋势,且人为致灾因素种类增多,发生次数、造成的损失均不断上升。另外,新科技、新方法、新材料在城市建设中的广泛运用,致使新的致灾隐患不断出现,新灾害与原有灾害隐患之间的关系复杂化;另外,城市孕灾环境改变,使得灾害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和变化(表3)。表1城市灾害在灾前、灾时、灾后表现的特征发生时段灾前灾时灾后灾害特征灾害种类致灾因素灾害频率灾害特点灾害影响多样性复杂性人为性高频度群发性连锁性高损性表2城市灾害的特性特性针对描述多样性灾害种类城市内各种要素数量及种类多,相互影响,易引发的灾害类型多样。复杂性致灾因素城市内致灾因素和机理复杂,表现在自然和人为以及非传统因素相互作用。人为性致灾因素人工干预深入城市方方面面,自然致灾因素与人为致灾因素边界模糊;人为因素在灾害发生中所占比重上升,造成损失较大。高频度灾害频率城市是各类要素密集流动的场所,各类灾害发生频率高,城市规模与灾害发生次数呈现正比关系。群发性连锁性灾害特点大型灾害体现出群发性的特点,主灾发生后,往往伴随很多危害大、次数多、范围广的次生灾害,表现为短期内的持续发生或长时期内的间歇性发生。城市作为承灾体,其密集的环境和要素间的紧密联系,使灾害发展快并易蔓延到相邻系统,形成较大的扩张范围。高损性灾害影响城市各类要素的密集状态及相互依存的关系,使其在发生灾害时受到的损失高于灾害本身造成的损失。表3城市灾害的发展趋势趋势针对描述次数上升发生频率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灾害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强度增加灾害强度灾害强度、造成的损失不断增加。人为灾害比例上升致灾原因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动态叠加,人为灾害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易发灾害及灾害特征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xmckate6
  • 文件大小857 KB
  • 时间2016-10-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