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页 共 食生冷,以免损伤脾胃,但亦不宜温热过甚,以热不炙唇,冷不振齿为宜。老人脾胃虚弱,加上牙齿松动脱落,咀嚼困难,故宜食用软食,忌食粘硬不易消化之品。明代医家李梃于《医学入门》中提倡老人食粥,曰盖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粥不仅简单消化,且益胃生津,对老年人的脏腑尤为相宜。
4、食宜少缓:老年人宜谨记食饮有节,不宜过饱。《寿亲养老新书》强调:尊年之人,不行顿饱,但频频与食,使脾胃易化,谷气长存。主见老人少量多餐,既保证养分供足,又不伤肠胃。进食不行过急过快,宜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助于饮食的消化汲取,还可幸免吞、呛、暄、咳的发生。
慎重起居
老年人的气血缺乏,护持肌表的卫气常虚,易致外感,当慎重调摄生活起居。《寿亲养老新书》指出:凡行住坐卧,宴处起居,皆须巧立制度。老年人的生活,既不要支配得非常惊慌,又不要毫无规律,要科学合理,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这是老年养生之大要。
老年人的居住环境以静谧清洁、空气流通、阳光足够、湿度相宜,生活便利的地方为好。首先要保证良好的睡眠,但不行嗜卧,嗜卧那么损神气,也影响人体气血营卫的健运。宜早卧早起,以右侧屈卧为佳。留意避风防冻,但忌蒙头而睡。
老年人应慎衣着,适寒暖。要依据季节气候的改变而随时增减衣衫。要留意胸、背、腿、腰及双脚的保暖。
老年人的肾气渐渐衰退,房室之事应随增龄而递减。年高体弱者要断欲独卧,避忌房事。体质刚毅有性要求者,不要强忍,但应适可而止。
老年人机体功能渐渐减退,较易疲惫,尤当留意劳逸适度。要尽可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但切勿过度疲乏,以免劳伤致病,尽且做到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量力而行,勿令气之喘,量力谈笑,才得欢通,不行过度(《寿亲养老新书》)。《保生要录》指出:养生者,形要小劳,无至大疲。欲血脉常行,如水之流频行不已,然宜稍缓,即是小劳之术也,这些论述都说明白劳逸适度对老年保健的重要性。
老年人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面宜常洗,发宜常梳,早晚漱口。临睡前,宜用热水洗泡双足。要定时排便,经常保持大小便通畅,刚好解除导致二便障碍的因素,防止因二便失常而诱发疾病。
老年人中医养生方法
1、搓脚
对中医养生的认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